作者:司志通(河北省承德市總工會)
觀點
要在高度上對接高質量發展,廣度上拓展覆蓋面,深度上見效,增強獲得感,為新時代勞動和技能競賽賦予新動能。
緊緊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會工作,是中國工會的光榮傳統和最大優勢。多年來,各級工會圍繞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和技能競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要看到,在一些地方開展的競賽中,還存在布局高度不夠、有效覆蓋廣度不夠、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度不夠的不足,需要在守正創新中探索高度、廣度、深度“三度合一”,為新時代勞動和技能競賽賦予新動能。
高度上布局,核心要義是對接高質量發展。勞動和技能競賽的高度,要集中體現在促進高質量發展上。一是自覺堅持黨的領導。各級工會組織要把勞動和技能競賽工作推動納入黨委重要工作,以及對各級政府和企業的政績考核指標體系中,同時作為各級工會與政府聯席會議的常態化議題,協商研究解決重要問題。二是主動融入所在地區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大局。堅持在黨委全局工作中謀劃勞動和技能競賽,找準競賽的方向、定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全面部署、精準籌劃。三是形成推進合力。既要充分調動競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組織主體的力量,也要調動其他相關部門的協助力量,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力量構成。四是形成勞動和技能競賽工作體系。著力建立健全競賽的組織領導體系、工作指導體系、理論研究制度、典型選樹機制、競賽成果轉化制度、第三方評估評價制度、輿論宣傳制度等。五是堅持系統觀念,把競賽涉及的相關物質、資金、人才、技術整合起來,同時把勞動力、生產率、數據等要素整合起來,夯實競賽的物質基礎、精神基礎和群眾基礎。
廣度上推進,核心要義是推進勞動和技能競賽的廣覆蓋。從實踐上看,一是要實現整體上提高,無論企業所有制性質、效益狀況、規模大小,都要因行業制宜、因企業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企業和職工隊伍。二是要實現差異化推進,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要分類進行部署和指導。三是要實現重點上突破,集中力量在當地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上開展競賽。四是實現梯次性布局,地方工會要建立勞動和技能競賽典型庫,分出成熟、部分成熟、未成熟三個典型培育檔次,分梯次推進競賽工作。
深度上見效,核心要義是切實增強勞動和技能競賽的獲得感。一是要切實增強企業的獲得感。企業的積極性是勞動和技能競賽取得成效的前提,其獲得感主要來自競賽真正促進了企業發展,創造出顯著效益。因此,要激發和保護企業參與競賽的熱情,精準推動競賽將企業的“長板”鍛造得更長、更有優勢,同時補齊“短板”,促進企業發展,增強競賽的可及性和說服力。二是要切實增強職工的獲得感。把勞動和技能競賽與企業集體協商結合起來,讓競賽所創造的效益,通過科學的分配方式和企業集體協商形式,具體體現在職工的勞動報酬中,同時重獎優秀選手,從而激發職工的參與熱情。三是要推動職工提升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要把勞動和技能競賽打造成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實踐載體,引導廣大職工以實際行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