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順慶區認真貫徹全國組織部長會議“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的重要要求,聚焦區內技能人才供需對接不暢、人才鏈與產業鏈銜接不緊等問題,通過深挖本土高校及中職院校資源,精準鏈接校企供需,推動實現信息共享、人才共育、產研共融。
校企建聯盟,破“信息對接”難。順慶區依托全市產業人才發展聯盟,壓實區人社局、區就業局等部門責任,全覆蓋下沉區內重點企業摸底,建立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高層次研發人才、專業技術人才“三本臺賬”,細化形成人才引育需求、研發合作需求、人才服務需求“三張清單”。舉辦各類活動7場次,精準推送高校生源信息、企業人才需求信息,推動順芯半導體、吉利、三環等市內重點企業與南充電影工業學院現場“牽手”,實現企業“招人才”和人才“找企業”精準耦合。
企業進高校,破“產研融合”難。順慶區聚焦研發人才難引問題,探索“校中廠”人才聯合培育模式,推動中科九微與西南石油大學簽訂《卓越工程師校企聯合培養協議》,開辦“九微班”人才培育班次,共建復雜構件增材制造技術與裝備產學研聯合實驗室、先進制造與真空產業學院等高能級研發平臺,4名重點企業高管、5名高校專家互派擔任“雙師型教師”,由企業技術骨干定期進課堂面對面、手把手開展技能培訓,高校專家團隊定期入企開展研發指導,實現“所學即所用、所教即所需”。
學生進企業,破“人才培養”難。順慶區圍繞職業院校人才供給和產業需求匹配度不高、技能人才培育難等問題,推動南充職業技術學院等駐市中高職院校入駐中景航天等重點企業“訂單式”辦學,由企業提供學習、住宿場所及資金、設備,學校提供師資、生源,校企雙方共同招生、共同擬定人才培養計劃、共建實習實訓基地。“訂單班”學員由學校配備兩位骨干教師進行理論教學,企業配備一位業務能手進行實踐指導,雙管齊下幫助學生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實操能力。學員入校后既是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培訓地點既是車間又是課堂,有效解決企業技能人才招引困境,實現“畢業即就業,上崗即上手”。
人才自主評,破“栓心留才”難。順慶區圍繞技能人才待遇相對不高、發展空間受限等問題,出臺產業人才25條、高端裝備制造業12條等新政。開展產業人才自主評定“微改革”,將專業素質作為評價人才的重要標準,鼓勵企業根據人才實績、崗位貢獻、市場“身價”等自訂標準、自主薦才。按照A、B、C三類評價結果,分別給予產業人才每人每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崗位津貼,同時配套健康體檢、療養研修、子女入學等服務保障,有力提升技能人才社會認同感、職業幸福感、待遇滿足感,實現政策紅利到人才活力的有效轉化。(中共南充市順慶區委組織部 馬雷 陳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