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新任務,年輕干部亟需在風雨中歷練,在實踐里打磨,鍛造出能擔重任的“鐵肩膀”與“硬脊梁”。而導師幫帶機制,作為提升基層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夯實村級班子建設根基的有力武器,明確“誰來幫”的主體、細化“幫什么”的內容、聚焦“怎么幫”的方法,為年輕干部投身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精準“對焦”,鎖定幫帶主體,涵養年輕干部“腳踏實地”的作風。大批剛邁出大學校門、工作不滿三年的年輕干部,如同初入叢林的行者,雖懷揣理想,但因缺乏基層實踐經驗,常陷入理論與實踐“兩張皮”的困境,在與群眾溝通時也容易“碰壁”,適應基層工作的能力亟待加強。為化解這些難題,需秉持“缺什么補什么、需什么幫什么”的原則,精心打造導師資源庫與幫帶對象需求庫。從基層中挑選那些經驗豐富、實績突出的老同志擔任導師,為年輕干部“一對一”“手把手”傳授做群眾工作的技巧與智慧,幫助他們在田間地頭、家長里短中學會傾聽群眾心聲,解決群眾訴求,逐步養成吃苦耐勞、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精準“結對子”,讓年輕干部在導師的悉心指導下,快速成長為基層工作的行家里手,在基層熱土上扎穩根、開好花。
扎根“一線”,創新幫帶方法,激發年輕干部“奮楫爭先”的干勁。基層是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是聯系群眾的“神經末梢”,只有時刻把群眾冷暖放在心上,才能贏得群眾的支持與擁護。在幫帶過程中,導師要充分發揮自身“活字典”“指南針”的作用,結合幫帶對象的性格特點、專業背景,靈活運用“以案說案”的生動實例、“現身說法”的親身體悟、“總結說理”的經驗提煉,探索出最適合的幫帶路徑。這不僅能提升年輕干部獨當一面、應急處突的能力,更能搭建起干群之間的“連心橋”。導師要引導年輕干部在工作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養成狠抓落實、鉆研業務的良好習慣,激發他們在基層一線發光發熱的熱情,讓青春在鄉村全面振興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著眼“長效”,健全幫帶機制,錘煉年輕干部“百折不撓”的意志。鄉村全面振興,人才是關鍵,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作風優良的干部隊伍是重中之重。“導師幫帶制”不僅是新老傳承的“接力棒”,助力年輕干部辦實事、快成長,更是磨煉意志的“磨刀石”。在導師的言傳身教下,年輕干部將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融入血脈,化作行動自覺,逐步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價值理念,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大動力。這種精神力量,將激勵年輕干部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以堅如磐石的意志向著目標奮勇前行。
(浙江省安吉縣靈峰街道 徐吉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