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要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態勢,護航中小企業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環。1月2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布會表示,2020年二季度以來,中小企業經濟運行穩步向好,生產指標、效益都在逐步好轉,企業信心逐步恢復。但總體來看,中小企業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挑戰和困難。
下一步,工信部將從三個方向發力,使中小企業進一步實現跨越式發展。具體來看,一是聚焦三個重要領域謀劃,加快“十四五”促進中小企業發展規劃編制以及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修訂;二是在“兩個重點”上求實效,探索企業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三是要提升“一個目標”,實施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通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帶動孵化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培育十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遴選出萬家“小巨人”企業。
政策的指引,為中小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明晰的方向。在精準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方面,“企業力量”成為政策之外一股不容忽視的生力軍。基于共同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目標,2020年12月中旬,工信部下屬單位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聯合京東發布“滿天星計劃”,重點關注中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降成本、拓銷路、人才培養等多種手段打造長鏈服務模式,在“輸血”基礎上實現中小企業的自我“造血”。
以拓銷路為例,“滿天星計劃”將向中小企業以及產業帶高效匹配包括企業市場和消費者市場在內的京東平臺全類型客戶資源,并提供專屬優惠政策、入駐綠色通道以及業內知名機構、代運營專業團隊的貼身服務、指導,幫助中小企業以及產業帶打通數字化上行通路。
同時,面向北上廣深、成都、重慶、杭州等核心城市,“滿天星計劃”將打造專屬培訓體系,通過領軍人物交流、企業參觀、數字化轉型輔導等方式,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綜合管理水平。
據了解,2020年以來,京東企業購聯合各地政府機構、商協會、SAAS服務商、品牌廠商打造了系列城市專項服務,從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和轉型出發,提供一系列精準招商、精準幫扶、精準補貼措施。截至目前,京東企業購城市專項服務已落地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東莞、蘇州、成都、重慶等22座城市,與當地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產業特色形成了良好的共振,這是京東企業購成為工信部中小中心選擇的原因。
2021年,“滿天星計劃”將作為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與京東共同助力中小企業的重點活動之一。
除工業和信息化部外,2021年以來,各部門頻頻發聲,持續釋放加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信號。
在中小企業關心的財稅金融方面,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指出,延續實施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繼續運用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政策,牽頭發揮金融支持小微企業政策合力。
全國稅務工作會議指出,繼續抓實抓細延續實施和新出臺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實,持續優化推動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的機制和做法。
多地也接連出臺支持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開年以來,青島、重慶、吉林、哈爾濱等多地陸續表示要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青島近日出臺《青島市民營和中小企業發展促進辦法》,在財稅與金融支持、創業創新、市場開拓、服務保障和權益保護等方面制定了多項創新措施;重慶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日前發文,提出一攬子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舉措。
國家發展改革委在2021年首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考慮到一些微觀市場主體還將經歷一段恢復期,一些中小微企業剛剛‘大病初愈’,有的還沒有完全恢復元氣,宏觀政策將繼續保持必要的支持力度。”
【本文資訊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網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