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律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也是干事創業的“通行證”。陳云同志曾強調,“黨性原則和黨的紀律不存在‘松綁’的問題,沒有好的黨風,改革是搞不好的。”這深刻揭示了全面從嚴治黨與全面深化改革的辯證關系。當前,各地正縱深推進違規吃喝問題專項整治,針對“不吃不喝,經濟不活”和“經濟要搞活,紀律要松綁”等錯誤觀點,必須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深刻認識到作風建設的頑固性、長期性、復雜性,以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推動經濟社會更好發展、民生福祉更大改善。
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決定黨和國家事業成敗。嚴肅查處違規吃喝,核心在于“違規”二字,有些“變味”飯局表面看是一桌菜、一場酒,實則絕非單純的“吃喝”,極有可能成為權力尋租的“敲門磚”、腐敗滋生的“催化劑”、違紀違法的“導火索”。若任由歪風“飯局”蔓延,勢必會侵蝕群眾信任、腐蝕政治生態、損害黨的形象,必須以“零容忍”態度抓好整治。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個別地方為規避風險,將餐飲活動“一禁了之”,這實則是懶政思維和形式主義的表現,不僅干擾黨員、干部正常工作生活,也給餐飲行業帶來不必要的沖擊。必須認識到,嚴管不是枷鎖而是風帆,不是讓人瞻前顧后、畏首畏尾,而是在明方向、立規矩、強免疫中,營造積極健康的政治生態和干事環境。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整治違規吃喝在于規范公務行為、嚴明紀律紅線,而非阻絕正常人際交往、暗淡人間煙火。個別地方出現“層層加碼”現象,甚至將違規吃喝與正常餐飲“混為一談”,不僅背離專項整治的初衷,也消解社會應有的溫度。要堅持“鐵規矩”不能破,把嚴的基調、嚴的氛圍、嚴的舉措長期堅持下去,暢通紀檢監察、巡視巡察、審計監督、來信來訪等監督渠道,對公款買單的奢靡宴請、利益勾兌的酒桌交易露頭就打、反復敲打,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防止“吃喝風”反彈回潮。
清風正氣和人間煙火,從來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要保持“人情味”不能丟,從接待標準、費用來源、人員關系、用餐場合及目的等方面綜合判斷,精準區分違規吃喝和正常餐飲,保障合規合理的公務接待、親友小酌、街巷小聚,讓餐飲回歸本味、交往回歸純粹。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嚴明紀律約束、整治違規吃喝不是一股勁、一陣風,既要有狠抓的決心、常抓的耐心,更要有管長遠、固根本的制度機制。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統一,及時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的實踐成果固化下來、堅持下去,健全防范和糾治違規吃喝的制度規定,進一步堵塞漏洞、強化監管,一以貫之動真格、抓現行、抓典型、抓通報,以制度的剛性約束力遏制和根治作風之弊。
人不率則不從,身不先則不信。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以行示范,嚴于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清醒認識違規吃喝的政治危害,自覺同“小事小節論”“行業特殊論”“影響發展論”等謬論作堅決斗爭,帶頭倡導簡約適度、綠色健康、文明用餐的生活習慣,以優良作風凝魂聚氣、凝心聚力,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清朗強大的精氣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