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短視頻惡意營銷問題治理,營造清朗網絡空間,中央網信辦自4月15日起,開展為期3個月的“清朗·整治短視頻領域惡意營銷亂象”專項行動。
不可否認,在當今數字化浪潮中,短視頻憑借強大的傳播力和感染力,以短小精悍、生動直觀的特點,迅速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力量,改變著人們獲取信息和娛樂的方式。創作者們通過鏡頭捕捉生活中的點滴美好,用創意和才華展現多元的世界。無論是記錄平凡人的奮斗故事,還是傳播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無論是分享實用的生活技巧,還是探討深刻的社會話題,短視頻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直觀生動的方式觸動觀眾的心靈,讓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們能夠跨越障礙,進行思想交流和文化碰撞,成為文化傳播、知識普及、社會交流的重要載體。
然而,隨著短視頻行業的蓬勃發展,一些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部分短視頻為了追求流量和關注度,不惜制造低俗、虛假、暴力等不良內容。從毫無營養的惡搞視頻、虛假夸張的營銷宣傳,到違背公序良俗的低俗表演、惡意炒作的爭議話題,這些不良內容充斥網絡空間,既損害觀眾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塑造產生負面影響,還破壞網絡空間的公序良俗,阻礙短視頻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為文化創新與價值傳播的前沿陣地,短視頻創作者必須秉持正確的價值觀,堅守創作底線,扛起社會責任,弘揚新風正氣。
短視頻雖短,但承載的責任重大。國家相關部門不斷加強對短視頻行業的監管,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規范短視頻創作和傳播行為。創作者們應積極響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樹立正確的創作導向,深深扎根人民、熱情謳歌人民、始終服務人民,不斷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以高質量作品贏得觀眾的認可和尊重。
在短視頻內容創作上,要以“真實”為基石,拒絕虛假和夸大。在創作過程中,創作者要對所呈現的內容進行深入調研和核實,確保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對于涉及專業知識、歷史事件等內容,要嚴謹對待,避免誤導觀眾。同時,要善于挖掘真實生活中的感人故事,用真實的情感打動觀眾,引發共鳴。
創作者應將短視頻作為傳播正能量的載體,讓積極向上的價值觀成為短視頻的主旋律。以敏銳的洞察力捕捉社會熱點中的正能量元素,用生動的鏡頭語言展現人性的光輝和社會的進步。在創作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觀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優秀的短視頻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匯聚起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力量,讓短視頻成為傳播時代精神、弘揚社會正氣的窗口。
只有堅守正道,秉持初心,才能創作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作品,為網絡空間注入源源不斷的正能量,讓短視頻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