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高質量文化供給的影響因素及提升路徑

【摘要】高質量文化供給對中華文化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不僅有利于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文化產品和服務,推動文化建設高質量發展,還有利于全面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和團結進步,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進入新時代,我國文化供給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文化產品與服務“有沒有”“大不大”“夠不夠”“足不足”的問題,而是“好不好”“優不優”“美不美”“精不精”的問題。提升民眾對文化的認同感、獲得感、自豪感、幸福感,關鍵在于做好三“動”,即政府要引導“推動”、企業要“能動”作為、個人要“主動”融入。

【關鍵詞】高質量文化供給 文化“四感” 文化繁榮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2023年10月,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并系統闡述了習近平文化思想,這在我們黨的理論創新進程中具有重大意義,在黨的宣傳思想文化事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習近平文化思想提出一年以來,為國家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文化新路徑、拓展了文化新空間,而高質量文化供給又極大地提升了民眾對文化的認同感、獲得感、自豪感、幸福感(以下簡稱“文化‘四感’”)。

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踐行,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問題:什么是高質量文化供給?什么是民眾的文化“四感”?高質量文化供給與民眾的文化“四感”有著怎樣的關系?高質量文化供給究竟能不能提升民眾的文化“四感”?如何供給高質量文化才能有效提升民眾的文化“四感”?深入分析并回答好這些問題,不僅有助于構建更加完善的文化理論體系,為精準施策提供實踐支撐,還能有效實現文化繁榮興盛與民眾文化“四感”的同頻共振,為社會的全面進步與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高質量文化為何要主抓“供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高質量文化即高品質文化,主要是經過精心創作且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的文化產品。之所以強調高質量文化“供給側”的重要性,是因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就文化領域而言,這一主要矛盾體現在高質量文化有效供給不足與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多樣化的供需矛盾上。精神文化領域的這對供需矛盾關乎供給端和需求端,以及供需適配過程中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平衡協調等多種因素。

就文化供給端而言,進入新時代后,我國文化供給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文化產品與服務“有沒有”“大不大”“夠不夠”“足不足”的問題,而是“好不好”“優不優”“美不美”“精不精”的問題。以圖書出版領域為例,北京開卷監測數據顯示,2019至2023年的圖書零售市場銷量數據中,約三分之一的圖書年銷量不足5本。以年銷量小于10本為滯銷書的標準進行統計,2019年滯銷書品種為89.9萬種,2023年達103.6萬種。一些文化產品存在有效供給不足的問題。例如,近年我國年均生產電影總量大,但“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較少;微短劇產值巨大,但一些作品導向偏差、格調不高。

因此,優化高質量文化供給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有效抓手和緊迫任務。高質量文化供給可以創造新的文化需求,因為文化產品是具有獨特創意和審美屬性的特殊產品,在很多情況下,并非文化產品“尋找”市場,相反文化產品的創意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市場。高質量文化供給可以突破民眾的常規思維,以強大的精神原創性和情感吸引力創造出全新的消費需求。一個富有創意的新穎文化IP可以開發出一系列新的文化產業鏈,從而帶動民眾新的消費熱情。比如,2024年8月《黑神話·悟空》橫空出世后,不僅給國產3A游戲帶來強烈震動,更讓文旅行業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消費浪潮。可見,高質量文化供給的新內容、新技術、新業態,不但會創造新的文化市場,而且還會催生出新的消費模式,給消費者帶來新的消費體驗和消費動力,極大地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體驗和感受。

高質量文化供給與民眾文化“四感”的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錨定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堅持馬克思主義這一根本指導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順應信息技術發展潮流,不斷發展具有強大思想引領力、精神凝聚力、價值感召力、國際影響力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文化根基。”民眾對文化的認同感、獲得感、自豪感、幸福感是彼此聯系、逐漸遞進和累積的。民眾文化“四感”的有效提升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而高質量文化供給無疑是關鍵因素之一。高質量的文化內容能夠提升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使民眾在欣賞這些文化作品時,被優質的文化精神和思想所感染,從而更加了解和熱愛本民族的文化。這種認知和情感的投入有利于強化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比如,很多青少年喜歡參觀博物館,其文化認同感就是通過欣賞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以及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不斷增強的,其文化自信也是在一次次參觀游覽過程中不斷堅定的。無論是參觀博物館,還是讀一本好書、看一部好電影,民眾均能在這些欣賞體驗過程中,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凝聚起強大的民族力量,進而堅定文化自信。因此,必須重視文化產品質量的提升,切實關注民眾的文化需求,不斷創作出令人滿意的優質文化作品,進一步提升民眾對文化的認同感,從而帶動民眾文化獲得感、文化自豪感和文化幸福感的增強。

民眾的文化獲得感首先緣于文化滿足感。通過提供豐富多樣的高品質文化產品和服務,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能更好地被滿足,從而增強民眾的文化獲得感。同時,高品質的文化體驗對于增強民眾的文化獲得感同樣重要。例如,城市書房、文化驛站、農家書屋、文化服務中心等文化空間的供給,不僅為民眾提供了文化休閑的好去處,豐富了民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還可以促進文化知識的普及和傳播,使文化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高質量文化供給能夠激發民眾對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的自豪感。高質量文化供給以其豐富的內涵、多樣的形式以及強大的傳播力,持續不斷地激發民眾內心深處對國家和民族優秀文化的強烈自豪感,這種自豪感又將進一步推動文化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建立有利于提升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優質的文化產品往往能更好地弘揚家國情懷,通過講述民族故事、展現民族歷史文化,通過講好中國式現代化故事、傳播好新時代中國聲音、展現好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更好地將中國立場、中國主張、中國方案、中國道路呈現給世界,讓世界認識新時代的中國的同時,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這種情感的共鳴和共情,在提升民眾的文化自豪感之余,也有利于增強民眾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高質量文化供給能更好地增強民眾的文化幸福感。當前,通過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民眾的文化幸福感已成為新時代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指向。為切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應凝聚多方合力,持續激發文化創新創造的內生動力與活力源泉,促使高質量文化產品持續涌現,讓民眾在豐富的文化滋養中真切感受到高質量文化供給帶來的幸福感。

高質量文化供給和文化需求是在動態平衡中不斷前行的。高質量文化供給能有效地提升民眾的文化“四感”,不斷提升的民眾文化“四感”也會對高質量文化供給提出更高要求,并推動高質量文化供給的不斷完善和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從而有力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

影響高質量文化供給的主要因素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人民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更多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打造具有鮮明特色和深刻內涵的文化品牌”等,這是高質量文化供給的重要方向和目標。隨著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公共文化服務與人民的幸福生活越來越密切,人民更加注重文化產品的質量、品位、風格等,要求公共文化服務能夠提供更多特色化、個性化、多樣化的優質產品。深入剖析這些影響高質量文化供給的主要因素,對于精準把握文化發展脈絡、制定科學合理的文化政策以及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總體上看,影響高質量文化供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文化產品的生產能力受生產者的數量、生產者的素質、資源分配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更多的生產者意味著有更多的文化產品可以被生產,有利于滿足更廣泛的文化需求。高素質的生產者能創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文化精品,其創新能力是提升文化產品供給質量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和內容創新,可以進一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高品質文化需求。文化產品的生產需要資金、技術和人力等相應的資源,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可以切實保障文化產品生產者獲取充足且適配的資源,從而不斷提高文化產品的質量。

二是文化產品的生產周期。生產周期的長短直接影響文化產品的供給數量和供給速度。書籍、電影、音樂等精神文化產品的生產,通常需要較長的創作時間,創作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構思、研究和創作,這導致精神文化產品不能像物質商品那樣在短期內迅速增加供給數量。

三是文化經濟政策。文化經濟政策對高質量文化產品的生產、經營起宏觀引導和調控作用。文化經濟政策一方面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支持文化企業發展,促進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創新,推動文化產業整體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為高質量文化供給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保障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

四是科技發展水平。科技賦能文化,提高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有利于促進文化產業整體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比如,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可以為文化產業鏈的改造升級注入新的活力。新技術的應用也會催生數字藝術、在線展覽等新的文化業態,豐富了文化供給的形式。此外,通過將科技創新滲透到文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可以有效推動文化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和虛擬現實等技術可以提升文化產品的創作、傳播和消費體驗,滿足市場日益多樣化的高質量文化需求。

五是市場需求的變化。當前,民眾對高質量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呈持續增長態勢,但現實中高質量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在數量和種類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市場對高質量文化產品的需求可以激勵生產者不斷提高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加大新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力度,進而實現文化市場供需關系的良性互動與動態平衡。

提升民眾文化“四感”的主要路徑

? 從宏觀層面看,政府的引導“推動”至關重要。

政府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扮演著戰略規劃者、環境營造者、服務提供者、市場監管者等多重角色。政府不是直接參與市場競爭或作為產業發展的主體,其職責在于為文化產業和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文化發展頂層設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衡量文化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最重要的不是看經濟效益,而是看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產品。”因此,提升民眾的文化“四感”,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制度設計和制定相關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確保推出更多、更高質量的文化產品。目前,在文化立法方面,《博物館條例》(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年)以及《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2023年版)》等已先后出臺,有力保障了民眾的基本文化權益。

二是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與設施建設,提高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309個,總流通112668萬人次;文化館3508個。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向社會免費開放。”此外,政府還積極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強化基層尤其是農村基層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供給,極大地滿足了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應進一步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量能和質效,在文化產業中融入新質生產力的動能優勢。結合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科技力量,促進文化產業的創新,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面對國際文化競爭,應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持續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業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三是增加對文化事業的有效投入,提高文化供給的質量和效率。比如,“十四五”期間,云南統籌安排文化事業發展資金達174.44億元,用于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等。寧夏謀劃儲備了文化旅游領域重點項目110個,總投資約35億元,以建設符合行業發展需要、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的文化項目,促進文化高質量發展。

四是加快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建設,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盤活基層公共文化資源,整合鄉鎮(街道)文化站、農家書屋、道德講堂等公共文化資源,拓展文化祠堂、校園場館、公園景區等文化場所,打造便民利民的公共文化服務空間,解決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引導思想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特別是向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傾斜,縮小城鄉和地區之間公共文化服務的差距。

五是強化對文化創意性人才的培養。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根源于人的創意與創新力。培養文化創意人才是提高產業創新動力的關鍵。為此,要做好文化創意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為文化創意人才健康成長保駕護航。同時,加強基層文化人才的培養,給予基層文化工作者更多的培訓教育機會,補齊短板,提升基層文化服務水平。

? 從中觀層面看,企業要“能動”作為。

企業尤其是文化類企業作為文化事業(產業)經營的主體,要充分發揮高質量文化供給主體的作用,明晰企業與政府及其他社會力量之間的權責關系,使企業與政府和社會力量同頻共振,形成高質量文化供給的最大合力,激發文化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一是多開展貼近百姓的公共文化活動,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比如,舉辦高質量的各類文體賽事、藝術節、廣場文藝展演等大型群眾文體活動,開展傳統節日與民俗活動,組織引導群眾自辦文化活動,運用文藝、戲曲小分隊開展送文化精品進鄉村、進社區活動,用好、用活城鄉舞臺,不斷豐富城鄉民眾的文化生活。

二是充分利用好科技賦能文化創新的成果。利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等前沿科技,完善和創新文化產品的創作和傳播方式,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打造新型文化消費場景,為民眾提供虛擬展廳、智慧場館、紀念館“云展覽”等新型文旅服務,提升民眾文旅消費的數字化水平,做好文旅融合這篇大文章。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數字藏經洞”,通過數字孿生等技術復原洞窟、文物,用戶可在歷史穿越中觀覽燦爛的敦煌文化。三星堆博物館將AR(增強現實)、MR(混合現實)技術運用于文物還原,把虛擬情景融入現實場景,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將文物的“前世今生”和展覽的“臺前幕后”一起搬上新媒體,進行“揭秘式、陪伴式”展覽,受到網民的廣泛關注。

四是努力弘揚和傳播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文化類企業可以充分利用新科技手段,一方面積極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歷史文化資源與時代潮流、現代審美意趣相結合,延伸“文化+”“+文化”觸角,促使文化生產要素不斷實現優化組合,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科技中活起來、火起來,激發文化消費市場潛能和發展活力。比如,岳麓書社利用自身古籍出版優質資源,將廣受歡迎的“四大名著”納入首批數字出版計劃。另一方面對于文化遺產,堅持保護優先,全面保護好文物古跡、古老建筑、歷史街區、傳統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比如,央視大型原創文化節目《典籍里的中國》聚焦經典名篇,以跨越時空對話的形式營造“故事講述場”,生動講述感人至深的傳承故事,展現蘊含其中的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實現了知識傳播和文化傳承的融匯發展。

五是深入實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文化企業應牢牢扭住文化品牌建設這個“牛鼻子”,用心打造具有影響力和美譽度的文化品牌,不斷推出在市場上立得住、傳得開、叫得響、留得下、用得好的品牌產品。持續打造文化精品,突出質量效益導向,以更多、更高品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滿足民眾多方面、高標準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贏得受眾、贏得口碑、贏得效益。

? 從微觀層面看,個體作為文化傳承發展的關鍵主體,應以高度的文化自覺與強烈的主體意識,積極主動靠近高質量文化產品,通過深度體驗,實現個體精神世界的豐富與升華。

一是要樹立科學的文化觀,增強文化自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內涵豐富,我們既要將其視為民族精神的瑰寶,又要有反思、批判和創新精神,使其不斷推陳出新,持續釋放活力。精準把握世界文化的總體發展趨勢,有甄別、有選擇地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在此過程中,要防止兩種錯誤的文化傾向:一方面,要杜絕文化上的盲目自大心理,不能狹隘地認為本民族文化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拒絕接受外來有益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文化上的過度自卑傾向,不能全盤否定本國文化的深厚價值,盲目崇拜外國文化。

二是培養積極心態和樂觀態度。個體作為文化感知與傳承的基本單元,其心態與精神風貌深刻影響著文化“四感”的塑造與強化。一個具備良好心態之人,能夠持續追求自我成長與精神超越,深度領略文學藝術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與廣闊精神境界,進而對生活充滿熱情,在思考問題時始終秉持積極正面的價值導向,并熟練運用自我調節機制應對各類復雜情境。即使面臨困難和挑戰,亦能精準捕捉積極因素,憑借自身能力克服困難。

三是主動接觸、感受不同的文化產品,積極參與和體驗聯歡晚會、文化交流展、民間手工藝展等各類文化交流活動,通過親身體驗感受高質量文化之魅力,積極尋找文化的共情點和共鳴點,從而直接獲得深層次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欣賞,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認同。

四是全方位、深層次地利用好本地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等文化資源和設施,主動參與各種文藝創作和表演活動,在文化的共建共享中實現文化成果的最大化利用。通過持續不斷地深度參與文化實踐活動,民眾得以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個人文化素養和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形成個體與群體文化素養協同提升、文化 “四感”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財經新聞研究所所長、文化與傳媒學院教授,廣東白云學院傳媒學院特聘教授)

【參考文獻】

①習近平:《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人民日報》,2023年10月9日。

②習近平:《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使命任務》,《人民日報》,2018年8月23日。

③習近平:《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人民日報》,2021年3月6日。

④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新華網,2016年7月1日。

責編/靳佳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賈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久久| 看片免费黄 | 一级黄色小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222www免费观看 | 亚洲最大色图 | 亚洲成人免费视频 | 大片在线播放日本一级毛片 |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特黄a级高清免费酷网 日本特黄一级 |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免费又色又爽又黄的网站 | 一级特级全黄 | 青青热久久综合网伊人 | 玖玖爱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 玖玖草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一级精品 | 嫩草在线视频www免费观看 | 亚洲一二三四 |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网页大全 | 欧美一级性视频 | 毛片大全在线 | 黄色网页免费大全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电影 | 久久91精品综合国产首页 | 国产手机在线αⅴ片无码观看 | 国产高清japanese国产在线观看 | 精品麻豆视频 | 伊人色综合琪琪久久社区 | 极品国模私拍福利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 久草久操| 在线一级视频 | 91精品国产免费网站 | 激情动态视频 | 香蕉视频最新网址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小说 | 午夜色a大片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色图 | 日本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黄色视屏免费观看 |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