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是貫徹落實決策部署的最末端,也是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具有工作點多線長面廣量大、承受多方壓力的屬性。現階段,在多頭泛化考核、上升空間受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基層干部存在“小馬”拉“大車”的情況,要達到身心的“雙重減負”,唯有內外部共同發力,堅持系統觀念、強化源頭治理,方能助推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勇于突破,以創新舉措為“螺旋槳”沖破基層治理束縛。“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輕車”要著力強化源頭松綁,健全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建立權責清單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算好權責“明細賬”,推動“權責一致、責能一致”,嚴防“屬地管轄”泛濫化現象出現。要規范借調程序,嚴禁上級部門隨意向鄉鎮一線借調干部,推動基層“強身”和部門“瘦身”有機結合。要發揮“智治”力量,將現代化技術手段融入基層治理中,強化數字政府建設,搭建數據信息共享服務平臺,打破地域間、部門間、層級間的數據壁壘,推動基層治理數字化、技術化,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干部少跑腿”。
提振能力,以過硬本領為“燃料油”助燃基層治理動力。“減負不減責,減負不減質。”基層要始終將干部能力提升與減負增效相統一,推動基層干部“強身健體”。要建立健全“傳幫帶”“青黃結對”等體系,“一對一”為干部量身打造培養方案,拓寬干部能力提升通道,給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平臺空間,切實以干部“能力轉變”推動減負“事半功倍”。要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減輕干部“心理負擔”,給予其敢闖敢干敢首創的信心,為負責者負責、為擔當者擔當,真正讓干部在心無旁騖的干事創業中成長成才。要安排干部到項目推進、基層治理等關鍵崗位上“蹲苗成長”,推動干部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雙提升”,培養更多“中流砥柱”。
站穩立場,以人民需求為“導航器”引領基層治理方向?;鶎訙p負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基層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讓基層有更多時間精力投身于為民服務中?;鶎痈刹恳羁贪盐諟p負的深層次含義,時刻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將人民的需求放在首位。要學習發揚焦裕祿、谷文昌、張桂梅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格,矢志不渝地做為民造福的踐行者,全心全意為民謀福祉、辦實事。要拜人民群眾為師,深入田間地頭、百姓家中聽民情、解民意、辦民事,在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中讓減負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江山市四都鎮人民政府 洪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