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9日,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海南搜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鏈經濟(數字經濟)重點監管實務指引項目啟動會在京成功舉行。會議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創新和互聯網監管研究部副主任李桐主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云華致辭。
“十四五”期間,我國數字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態勢,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活躍,新科技、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數字企業蓬勃發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深入推進。
陳云華指出,數字經濟以區塊鏈技術為核心,正成為全球經濟的新引擎,同時鏈經濟的發展也帶來了數據安全、市場競爭秩序和金融風險等新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啟動了“鏈經濟重點監管實務指引”項目,旨在研究最新應用趨勢,分析潛在風險,并探索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陳云華強調,該項目應聚焦問題與難點,加強跨領域合作,并注重將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以促進鏈經濟在法治軌道上的健康發展。
研討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趨勢、監管重點和實務指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中央財經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歐陽日輝、首都師范大學信用立法與信用評估研究中心研究員薛方、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鄉村振興專委會副主任宋楊、中國國際經濟合作促進會信用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廣山、北京市法學會電子商務法治研究會副會長阿拉木斯以及北京市市場監管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高鐵成、搜了集團董事長唐華等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分別就數字經濟發展現狀、監管挑戰和應對策略等發表了精彩演講。
項目啟動與專家聘任
會議宣布啟動“鏈經濟(數字經濟)重點監管實務指引研究”項目,并舉行了專家聘任儀式,聘請了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財經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中國國際經濟合作促進會、北京市法學會、搜了集團等企業機構的專家學者擔任項目專家顧問。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表示,鏈經濟作為一個新興概念,不僅連接消費者與經營者,還涉及線上線下數據的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此外,鏈經濟與平臺經濟等形態相互交織,帶來諸如資金安全等新挑戰,需兼顧金融監管與資金流動的安全性。針對政府部門,建議采用沙盒監管模式試驗新方法,避免一刀切的做法,并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優化監管手段。同時,在確保食品安全等傳統問題上,政府應明確監管底線,鼓勵企業和社會組織發揮更大作用。
陳廣山分享了對數字經濟規范發展的三點認識。首先,數字經濟的三大要素為數據、算力與算法,它們分別作為基礎、支撐和智慧,推動了知識創新與產業發展。其次,數字經濟涵蓋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化治理及數據價值化四個方面,市場監管需在這些領域共同發力。最后,為了促進數字經濟的規范發展,應在法律法規框架內工作,推進技術標準制定與應用,并利用市場化手段促進科技成果轉換,保障數據安全。密碼技術作為網絡安全基礎,在數據安全與數字經濟健康發展中起到關鍵作用。
唐華在會議上分享了集團對鏈經濟的理解和探索經驗。他認為,鏈經濟強調集體利益,圍繞人民利益,結合創新鏈、產業鏈、信息鏈、人才鏈、資金鏈和市場鏈六大板塊。本次啟動大會旨在規范數字經濟活動,確保合規運營,避免個人主義導致的市場混亂。通過建立標準和相互監督,創建健康的鏈經濟平臺,實現共同發展與幸福社會。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