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7日,由廣西師范大學聯合同濟大學師生組建“壯美邊疆”邕百防三地行社會實踐團,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入廣西南寧、百色、防城港等地,累計行程1540余公里,用腳步丈量祖國邊疆,以研學感受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用鏡頭記錄鄉村發展細節,用宣講傳播民族團結故事,讓“大思政課”的理論與實踐在邊疆大地上走深走實。
感受數字賦能發展,向大江大河注入青春創新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數據資源整合和開放共享,保障數據安全,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在數字廣西協同調度指揮中心,實踐團參觀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所獲得的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案例,深入了解廣西在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等領域數字化轉型的生動實踐,為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
參觀數字廣西協同調度指揮中心
平陸運河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千年大計的工程、舉全區之力建設的工程。實踐團來到橫州市平陸運河建設現場,深入了解平陸運河工程項目的開展情況。“在這里,每天都有新的變化,每天都有新的進度”,平陸運河項目負責人自豪地說。實踐團與項目建設團隊就平陸運河工程在環境、經濟、社會等方面對邊疆地區發展的重要意義進行座談交流,幫助實踐隊員深刻理解“向海圖強,開放發展”的意義以及廣西的機遇和優勢。實踐團員紛紛表示,要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在祖國邊疆展現新時代青年的創業、創新姿態。
實踐團與平陸運河項目建設團隊開展座談交流
在橫州市平陸運河建設現場合影
重走革命先烈之路,讓紅色精神融入青春赤誠血脈
實踐團來到百色市,沿著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百色起義紀念館的路線尋訪紅色革命的足跡,探索革命老區的新發展道路。
在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合影
田東縣是百色起義的策源地,在這里打響了百色起義第一槍。實踐團在田東縣先后參觀了右江工農民主政府舊址、二牙碼頭、紅軍會師廣場、紅軍亭等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親身感受鄧小平同志當年“挺進右江”的歷程,傳承紅色基因,發揚偉人勤政為民、廉潔自律的思想品格和優良作風。
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實踐團師生重溫了中國共產黨在右江革命的斗爭史,感悟鄧小平、張云逸等共產黨人在領導和發動百色起義時展現出的“百折不撓、實事求是、依靠群眾、團結奮斗”的百色起義精神。實踐隊員文思晟說:“站在《千秋偉業》紅砂石雕塑面前,總感覺有一股奮發向上的力量。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將偉大精神薪火相傳,讓青春綻放在壯美邊疆。”
參觀百色起義紀念館
在百色起義紀念館《千秋偉業》紅砂石雕塑合影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團結奮進的青春力量
“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這是在東興市東興鎮公園社區隨處可見的民族團結的宣傳語。實踐團師生走進鐘竹筠紀念館、國門大講堂、東興僑批館、中共防城縣第一支部——東興支部成立紀念碑,并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宣講活動,厚植民族團結進步的愛國情懷,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思想基礎。
在東興市公園社區國門大講堂,學習鐘竹筠革命事跡
在東興僑批館合影
實踐團隊還開展了“壯美邊疆·青春聚力”主題團課。從“僮族”到“壯族”名稱變化的故事,講述壯鄉各族人民親如一家、互助團結、艱苦奮斗的民族團結故事,激勵新時代青年努力在推動邊疆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上展現更大作為,當好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者、示范者和踐行者。
開展“壯美邊疆·青春聚力”主題團課活動
踏上戍邊固防邊境線,將愛國衛國情懷寫入青春壯麗誓言
實踐團師生來到靖西市龍邦口岸實地查看口岸執勤現場、親身感受邊境的莊嚴肅穆,大家的目光中充滿了對祖國領土的敬畏與守護之情。站在中越741號界碑前,邊檢民警為實踐團師生上了一節國防教育課,講述中越兩國的邊境走向、界碑的歷史沿革和界碑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意義,讓師生們深切體會國防教育與自身息息相關,激發了青年心中濃烈的愛國衛國情懷,進一步增強了青年學生的衛國戍邊意識和信念。
在靖西市龍邦口岸合影
追尋文秀書記足跡,為扎根基層奉獻無悔青春
位于廣西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的百坭村,是“七一勛章”獲得者黃文秀生前工作過的地方。實踐團師生參觀了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展覽館,追隨第一駐村書記黃文秀的腳步感悟奉獻基層的初心,循著“文秀精神”感受青春報國的使命擔當。
“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為他人、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作出貢獻。”來自廣西師范大學第26屆研究生支教團的宋松洲表示,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主動下沉扎根一線,在基層教育教學崗位上,站穩“三尺講臺”,時刻牢記“尊師重道、敬業樂群”的校訓精神,為西部地區的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觀百坭村黃文秀先進事跡展覽館
行走壯美邊疆,讀懂遼闊中國。一座座國門口岸正在煥發勃勃生機,一個個抵邊村落逐步彰顯發展活力。廣西師范大學與同濟大學“壯美邊疆”邕百防三地行聯合社會實踐團深入走訪廣西重大工程、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紅色文旅一線,上好“大思政課”,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激勵青年學子寫下更多精彩故事。(作者:廣西師范大學團委)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