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作為能源央企財務公司,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電財務)黨委始終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持服務主業、服務實體經濟,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三篇文章”,以產融結合新動能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旗幟領航,打造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紅色引擎”。華電財務黨委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深入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在完善公司治理中進一步加強黨的領導,確保黨的主張和重大決策在公司落實落地。大力推進“四力四推”黨建工程上水平,實施“黨建領航創先爭優”行動,深化黨建聯建共建,成立助力綠色轉型突擊隊、助力科技創新突擊隊、助力數字化轉型突擊隊,以黨的政治優勢整合調動產業鏈創新鏈資源要素,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公司治理優勢、發展優勢。
向“新”而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華電財務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的重大戰略部署,以金融科技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產業層面“豐富合作”。從增強集團主業功能價值出發,把更多金融資源服務于科技創新,及時掌握客戶在孵化期、成長期、成熟期等不同階段的資金需求,綜合運用表內外產品組合提供金融服務。系統層面“互聯互通”。加快一流司庫型財務公司建設,著力將金融科技動態嵌入到集團主業運用資金的各類場景,對內貫通和集成內部業務系統、對外互聯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推動賬戶、歸集、預算、結算、融資等高頻業務升級,提升主業客戶資金循環效能。應用層面“前瞻高效”。圍繞“小核心、大外圍”結構,應用“微服務、分布式”技術,降低系統建設復雜性,提高業務響應敏捷性,為主業客戶提供商業銀行級的資金收付效率,滿足超1000人同時在線要求,支持單日付款量最高20萬筆,處理單筆業務僅耗時0.82秒。
向“綠”而動,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華電財務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發揮產融結合優勢和金融專業優勢,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資金供給“更有廣度”。擴大信貸覆蓋面,助力集團綠色轉型發展,設計和提供一攬子綠色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建立綠色金融服務產品菜單,優化公司現有授信評價和測算規則,對風光資源豐富區域,加大調研力度,密切關注成熟穩定的風光電項目,積極進行資金支持。降本增效“更有深度”。壓降存量成本,配套低成本綠色信貸支持,將財務公司高資信優勢轉化為撬動商業銀行置換的低成本優勢,公司綜合信貸利率低于同業均值5個BP(基點)。創新增量產品,圍繞業務調查、授信審批等領域,豐富貸款、票據等信貸產品類別,探索“票據融資+循環貸款+銀團貸款”的長短產品組合,持續提升對集團公司綠色資金政策的承接能力。客戶服務“更有溫度”。堅持“產之所想、融之所向”,立足客戶使用視角,通過“解剖麻雀”式調研,深入了解企業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編制完善《客戶服務手冊》,以菜單式、模塊化開展綠色金融服務。
向“質”而升,做好“數字金融”大文章。華電財務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數字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布局,充分發揮資金大數據的集聚和增值作用,實現“+數字化”到“數字化+”的迭代升級。在技術上“安全可控”。系統謀劃信創生態建設,強化對補鏈強鏈關鍵技術的支持,運用虛擬技術,開展全棧自主可控的數字化基礎平臺建設,成功上線資金管控相關的司庫數據管理、融資管理等業務功能模塊,筑牢集團公司資金安全防火墻。在數據上“智慧敏捷”。落實國資委司庫體系建設安排,承建集團公司司庫數據集市系統,全量匯聚各層級、各專業、更實時、更小顆粒度的資金數據,將數字金融服務延伸至全級次組織,更加有效識別系統內企業的信貸需求點、資金風險點、價值創造點,從而為主業提供最優的融資策略。在管理上“協同融合”。深化數據管理應用,提升金融服務質效,由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電子機器人實施自動執行、嚴格校驗,有效釋放數據生產要素價值。牢牢把握防控風險這個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題,用數據的集成共享實現同抓共管,助力集團公司有效防范虛假貿易、掛靠經營、兌付預警等風險,為加快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黨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