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全面振興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重要環節,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鄉村教育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動力。如何實現“教育共富”?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浙”里星火實踐團隊投身火熱的社會實踐,為解決“教育共富”問題遞交了一份青年答卷。2024年6月29日至7月3日,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大城小愛公益聯盟組織開展以“‘青馬’挺膺傳黨音,啟智潤心助振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活動在浙江工商大學順利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團委書記金小苗帶領社會實踐團隊,與紅心堡的孩子“大手拉小手”,從多個維度,開展教育賦能、公益賦能行動。
據悉,紅心堡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前灣新區建民村、濱海村的民工聚集區,里面居住著2萬余名的外來務工人員及其子女。其中大多家庭生活拮據、居住環境亟待改善,其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星火智慧課堂”,用知識豐盈頭腦
6月29日上午,經過團隊成員精心策劃和籌備,為期5天的“童心向黨,星火相傳”暑期夏令營正式開啟。
團隊成員與小朋友們結對開展“大手拉小手”一對一學習輔導。團隊成員們充分發揮自身專業知識優勢,為小朋友們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學習輔導方案,耐心解答孩子們在學習中的疑惑,幫助他們鞏固學科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通過“1+1”結對幫扶模式,不僅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學業成績,更于無形中傳遞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孩子們的成長之路注入了正能量。
此外,團隊成員圍繞“黨史理論宣講+”的模式形成“星火智慧課堂”,為小朋友們講授了建黨精神、紅船精神、抗戰精神等一系列中國共產黨人偉大精神。在課堂上,我們慶七一、憶初心、頌黨恩,授黨課、唱紅歌、誦經典,一堂堂引人入勝的專題黨課,一首首激昂澎湃的紅色贊歌,一篇篇鏗鏘有力的革命詩詞,讓小朋友們坐得住、聽得懂、記得牢,讓黨的精神以春風化雨之勢浸潤童心。在青少年們的心里播撒“紅色種子”,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雨花公益傳承行”,以勞育美煉心志
7月1日,暑期實踐團一行帶著滿腔熱忱與愛心,來到了雨花·吳山敬老家園,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社會實踐活動。實踐團成員們組成了一支敬老服務小隊,齊心協力開展敬老助餐服務。洗手、盛湯、打飯……將一份份暖心的餐食遞到爺爺奶奶面前。餐桌上,老人們與青少年們圍坐一起,邊享用美食邊交談,氛圍其樂融融。爺爺奶奶們的臉上綻放出幸福的笑容,與實踐團成員的青春活力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和諧美好的畫面。“今天的敬老志愿行讓我特別有收獲。‘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爺爺奶奶們展現出的樂觀和活力,讓我明白無論何時都不應放棄追求。我將以他們為榜樣,努力學習,成長為新時代的棟梁之才。”參與本次活動的小朋友沙馬表示。
本次老年食堂助餐公益活動,不僅為老年人提供了心靈的慰藉,更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學習、傳承敬老尊老的傳統美德,并在公益服務中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幸福感和成就感,發揮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
紅色研學尋初心,筑基華夏民族魂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培養能擔當、善學習、肯奮斗、會感恩的新時代青少年,引導學生繼承革命傳統,厚植家國情懷。“浙”里星火實踐團隊通過教師精心指導和學生精巧設計,推動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效銜接,致力于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陸續研發出紅色研學系列課程。
7月2日下午,社會實踐團與紅心堡兒童在金小苗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參觀了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紀念館內的介紹板、雕塑、送別信、鋼槍等向同學們呈現了一幅人民戰爭勝利的恢宏畫卷、一部民族解放戰爭的壯麗史詩,也激發了在場師生對革命烈士濃濃的敬仰之情。沿著歷史的足跡,面向鮮紅黨旗,全體師生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革命烈士靜默致哀,行三鞠躬禮,向英烈致以最深切的緬懷和最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紛紛表示:“先烈們的功績是不朽的,他們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人民不會忘記他們,我們這一代青少年更不會忘記他們。”
在本次“‘青馬’挺膺傳黨音,啟智潤心助振興”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浙江工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青年學子們以滿腔熱忱和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們下沉基層一線,堅守問題導向,深化調查研究,將主題學習教育融入社會實踐,真正把論文書寫在祖國大地上,將智慧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的心田,用教育啟智潤心,為鄉村的全面振興注入精神動能,鞏固了脫貧攻堅的寶貴成果,為鄉村的未來描繪出希望的圖景。他們以實際行動,為科教興國的偉大夢想貢獻青春力量。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道路上,奮勇前行,書寫新時代的青春華章。(作者:王裕雨、李琴)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