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對學校思政課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為新時代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動綱領。習近平文化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高校思政課教學提供深厚的文化滋養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既是推動思政課內涵式發展,落實教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入學習習近平文化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的應然舉措。
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價值意蘊
一是有助于進一步落實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揭示了文化的本質屬性和發展規律,創造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面把握了文化對于培育精神品格和塑造價值觀念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從文化視域下闡明了“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為進一步提升大學生道德素養提供思想指引。二是有助于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習近平文化思想科學闡釋了文化為何自信、何以自信的深刻意涵,高度概括了中華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以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基因,從源頭探尋了堅定文化自信的文明根基和精神之源。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堂,以新時代十年文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內容支撐,進一步提升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大學生中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最終內化為當代大學生堅定文化自信、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
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路徑
第一,在教學理念上要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習近平文化思想具備“明體達用、體用貫通”的鮮明品格,這一理論既是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是實踐層面指導文化建設的行動綱領。因此,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一方面要在理論教學上講清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解析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時代價值,其中涉及黨的文化領導權重要論述、“兩個結合”重要論述、傳承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重要論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重要論述、踐行全球文明倡議重要論述等等。另一方面還需要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貫通起來。高校思政課可以結合地方文化特色,與社會文化機構開展合作,利用當地的歷史博物館和紀念館等教學資源進行研討式現場教學,讓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加深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此外,思政課教師還可以鼓勵大學生在課余時間觀察現實生活中關于新時代文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組織學生拍攝關于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短視頻、微電影,進一步增進青年大學生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認同。
第二,在隊伍建設上,要增強高校思政課教師隊伍的理論水平和文化素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一方面,高校思政課教師首先要梳理學習《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等重要文件和文獻,系統整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論述,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思想認識。另一方面,在全面閱讀整理文獻的基礎上做到思想積累,準確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脈絡、內容體系和理論精髓。要知曉習近平文化思想先后提出的“九個堅持”、“十四個強調”和“七個著力”的思想內涵,掌握“兩個結合”、“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人類文明新形態”等其中的理論要點,悟透習近平文化思想蘊含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內化于心。此外,要創新教學話語,增強思政課教學的文化底蘊。高校思政課教師可以借鑒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所用的古典詩詞,豐富思政課的教學語言,讓學生在感悟這些內涵精深的經典名句中,進一步把握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思想體系。
第三,在教學內容上,要結合各門思政課的教材體系和教學目標找準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不同思政課教學的契合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可以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出發,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淵源。“原理課”重在講授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基礎上生成的科學理論體系。《思想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從樹立正確人生觀、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維度分析習近平文化思想在思想道德和法治素養層面對于塑造時代新人的重要作用。《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可以從歷史貫通維度講述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闡述文化發展對于社會歷史進步的重要意義,還可以探討近代西方工業文明發展的優點和弊端,引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歷史必然和光輝圖景,以此彰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先進性和科學性。《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可以講授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歷史時期探索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實踐歷程和寶貴經驗,凸顯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對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思想的賡續和延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重在講授習近平文化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的重要地位與作用,以專題形式講解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創性貢獻。高校思政課教師分主次、有側重性地把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各門思政課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從多維度、多視角深化對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論認識。
第四,在教學方法上,要善用數字技術推動習近平文化思想智能化、精細化融入思政課教學。一是搭建智慧化教學平臺。思政課教師運用云課程、AR技術手段搭建智能學習場景,給學生立體式展示新時代十年文化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例如中華文化影響力顯著增強、鄉村文化建設煥然一新等,讓學生在具身性、沉浸式體驗中領悟理論知識。二是構建個性化、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數據庫。針對不同教學對象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學情差異,思政課教師利用大數據技術匯聚人民網、學習強國、求是網等官方媒體資源,收集與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文化思想有關的最新學術成果和熱點評論,構成動態的思想政治教育網絡數據庫,為學生推薦個性化、多元化的學習資源。
第五,在教學制度上,要建立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制度體系。一是高校要制定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課教學的考核評價體系,使課程教學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二是高校各職能部門應會同馬克思主義學院建立跨學科交流機制、多部門協同育人機制,統籌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課教學的內容設計、課時分配和活動安排。三是高校要拓寬育人場域,把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將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與理論體系設計為一系列第二課堂的主題活動,使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進校園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習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大思政課”教學的育人格局。(作者:周海林、段善杰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