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近日扎堆上市。OpenAI發布最新多模態人工智能大模型GPT—4o;谷歌發布“人工智能全家桶”,包括對標GPT—4o的全能人工智能助手Project Astra和對標Sora的文生視頻模型Veo等。5月15日,字節跳動也發布豆包大模型,并將價格拉至行業新低。
不僅是字節跳動,連日來,OpenAI、阿里云等企業紛紛下調大模型價格。其中,豆包主力模型的推理輸入價格只有0.0008元/千Tokens(文本中最小語言單元),比行業便宜99.3%。也就是說,0.8厘就能處理1500多個漢字。大模型從以分計價到以厘計價,將助力企業以更低成本加速業務創新。火山引擎總裁譚待表示:“降價的基本邏輯是,我們有信心用技術手段降低成本,市場也需要更低價的大模型。”
只有有大的使用量,才能打磨出好模型,也能大幅降低模型推理的單位成本。公開數據顯示,在蘋果APP Store和各大安卓應用市場,豆包APP的下載量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類應用中排名第一。據字節跳動產品和戰略副總裁朱駿透露,豆包上已有超過800萬個智能體被創建,月度活躍用戶達到2600萬。
“經過一年時間的迭代和市場驗證,豆包大模型正成為國內使用量最大、應用場景最豐富的大模型之一,目前日均處理1200億Tokens文本,生成3000萬張圖片。”譚待說。
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此前公開介紹,中國10億參數規模以上的大模型數量已超100個,行業大模型深度賦能電子信息、醫療、交通等領域,形成上百種應用模式,賦能千行百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5787億元,相關企業數量達4482家。人工智能產業鏈已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在以大模型為代表的創新浪潮帶動下,人工智能技術、產業、應用等各環節將迎來快速迭代演進和探索突破的關鍵時期。從近期來看,大模型已在日常辦公、文本創作、圖像視頻生成、客服問答等領域展現較大發展潛力和應用價值;從中長期看,大模型將與制造、生物醫藥、能源、交通等實體經濟領域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創新效率、拓展應用領域、提高生產效率,成為各行業轉型升級的基礎賦能工具,帶動更大范圍創新。
“大模型的產業化落地和商業化應用需要培育生態型商業模式,構建大模型產業生態體系。”清華大學社科學院經濟所副所長戎珂說。
企業正加速構建大模型產業生態。5月15日,火山引擎聯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20余家廠商宣布成立汽車大模型生態聯盟,將為消費者帶來汽車全場景AI新體驗。同時,火山引擎與OPPO、vivo、榮耀、小米、三星、華碩宣布成立智能終端大模型聯盟。OPPO小布助手、小米小愛同學,以及榮耀筆記本電腦的YOYO助理、華碩筆記本電腦的豆叮AI助手等應用,均已接入火山引擎的大模型服務。
價格下降也有助于產業生態構建。譚待表示,企業的人工智能轉型充滿不確定性,試錯成本要盡量低,才能更快更多實現大模型的應用落地,從而讓整個行業受益。
目前,大模型市場仍在發展初期,遠沒到激烈競爭的階段。商業智能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份,基于大模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業用戶量為7380萬,盡管同比增長8倍,也僅占移動互聯網用戶量的6%。
戎珂分析,通用大模型的核心能力為企業和組織提供了更好的數字基礎能力,支持更高效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幫助提高生產效率和服務質量,有助于各行各業的企業不斷培育、提煉專有能力,加速大模型生態能力體系的建設。大模型生態的崛起也將促使工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的深化發展。在工業領域,大模型用于監控和優化生產過程,實現智能制造;在消費領域,人工智能在個性化推薦和服務改進上的強大能力將有助于提升用戶體驗,并反饋給生產端,從而實現全場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大模型時代已經來臨。“通過培育生態、促進合作和創新,大模型將成為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的引擎,推動各個領域的變革和發展。因此,各行各業應積極利用和發揮大模型的能力,構建生態型商業模式,加速大模型的商業化落地和廣泛創新。”戎珂說。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顏建曄建議,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應注重數據安全、算法倫理,同時加強算法創新和人才培養。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會聚焦于模型的泛化能力、低資源消耗和更廣泛的行業應用。同時,跨界融合和國際合作也將是關鍵。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