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即“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和各環節,形成教書育人、科研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文化育人、組織育人長效機制”。黃山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秉承“立德樹人、崇技強能”校訓,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推進構建“三全育人”體系,并以此為載體構建“大思政課”新格局,以高質量師資隊伍培養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穩步推進學院更高質量發展。
立足“全員育人”,推進“人人學思政”
“全員育人”是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的重要基礎,根本是保證育人方向,核心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關鍵是激發全員協同配合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持續深入開展理論學習,增強學思踐悟基礎。對理論學習常抓不懈,夯實理論基礎,通過理論宣講、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會、專題報告會、黨性分享大會、黨員大會等途徑,結合個人自學,持續深入開展理論學習,領會好、把握好蘊含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在武裝頭腦、指導工作、推動教育教學等方面取得新成效。
持續深入開展實踐活動,增強學思踐悟能力。鼓勵各基層黨組織走出校園,到紅色舊址、鄉村、企業等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鼓勵各基層黨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將醫療服務送到鄉村、將護理知識送到社區、將非遺文化送到群眾身邊;打造“匠心筑夢、職造徽黃”黨建品牌,“一院系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持續推進基層黨建,不斷增強實踐體悟。
持續深入開展課程思政工作,增強學思踐悟成效。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鍛煉,增強理解、分析與判斷能力,對革命歷史、紅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等有更深層次的領悟。積極倡導教師在基礎課和專業課教學內容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等融入日常教學,與思政課共同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協同育人、同向同行;舉辦課程思政教學創新能力大賽,以“參賽對象全覆蓋、教學內容全覆蓋、大賽成效全覆蓋”在全院興起研究思政育人工作的熱潮,奏響新時代職業教育思政育人“協奏曲”。
立足“全過程育人”,推進“人人講思政”
“全過程育人”是育人過程中的完整鏈條,關鍵是要凝聚全員合力,創新思維、創新方式,貫穿全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加強頂層設計,為落實落細提供方向保障。實施“一把手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領導班子成員、各級黨組織書記帶頭走進思政課堂,為全院學生上思想道德與法治課、黨史課、形勢與政策課;定期召開“三全育人”工作推進會,由黨委書記直接督辦推進;制訂《黃山職業技術學院“三全育人”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開展“三全育人”示范項目申報評選工作,涌現了工業與財貿系、醫學系等示范單位及《溫暖的“網”》等優秀案例。
加強實戰鍛煉,為提升思政教師隊伍素質能力提供動力基礎。學院全力保障思政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積極組織思政教師特別是年輕教師參加各級各類教學比賽,舉辦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力大賽、教師教學能力大賽思政賽項,組織思政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指導專業課基礎課教師參加“課程思政”比賽,通過參加、指導比賽進一步提高思政教師素質能力,達到“以賽促教”的目的。
加強創新改革,為激發學習興趣提供方法途徑。以育人實效為導向,注重對思政工作特別是起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主陣地”作用的思政課進行創新改革。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學院出臺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津貼發放辦法,科研立項、職稱評聘、評優評先等向一線思政課教師傾斜,進一步激發思政課教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辦好思政課動力在創新,學院與黃山市委黨校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搭建思政教育新平臺,推動實現“高校+黨校”合作新模式,學院黨委書記帶頭聽課、評課、上課,組織討論,考察交流,探索創新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手段,著力打造學生想聽、學生愛聽、學生能聽、聽之有用的思政課。
立足“全方位育人”,推進“人人悟思政”
“全方位育人”是育人過程的空間概念,關鍵是在堅持傳統課堂的基礎上探索第二、第三課堂創新育人方式,構建全方位立體化育人體系,以此為載體構建“大思政課”格局。
組建“大思政課”育人體系,推動實現育人主體全覆蓋。學院重點關注“大思政課”育人體系建設,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規定核定專職思政課教師崗位;學院主要領導帶頭“訪企拓崗”,開展定制班、訂單班,讓企業優秀管理者、優秀員工成為育人體系中的一部分;學院獲批安徽省首批市域產教聯合體培育項目牽頭學校,依托黃山高新區,共建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校企共建產業學院,讓基地、產業學院成為育人體系中的一部分;引進了十多名雕刻、徽菜等行業大師進校園,讓大師、工匠成為育人體系的一部分;舉辦“大學生講思政課”比賽,以學習成效為基礎進行橫向育人,讓學生成為育人體系的又一部分。整體形成學院領導、專家學者、大師工匠、企業員工、教師及學生共同育人的育人體系。
組建“大思政課”課堂體系,推動實現本地資源全覆蓋。黃山市地處皖南,擁有眾多革命老區、紅色舊址、烈士陵園、名人舊居、博物館、紀念館等資源,擁有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企業資源。學院以富溪、柯村、小練等地為依托,建立“十個紅色歷史講堂”;以黃山市博物館、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潛口民宅博物館、陶行知紀念館等場館為依托建立“十個白色文化講堂”;以藏溪村、黃村等村為依托建立“十個綠色鄉村講堂”;以謝裕大、小罐茶等企業為依托建立“百個藍色工匠講堂”。整體形成以學院教學課堂為基礎、社會實踐第二課堂為補充的課堂體系,將“行走的思政課”作為“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舉措。
組建“大思政課”宣傳體系,推動實現師生受眾全覆蓋。學院充分運用內宣、外宣和線上、線下平臺開展宣傳,同時根據互聯網使用特點創新宣傳方式,加強新媒體賬號的宣傳推廣,以師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并逐步體現第三課堂育人成效;以學院、團委、院系各級志愿者為依托,以學院內部、包保小區、各級各類大會等為載體,以理論宣講、醫療服務、知識普及、茶藝展示等為內容,以實際行動展示學院師生的精神風貌,宣傳“三全育人”“大思政課”的成果成效。
學院以“三全育人”為載體,以“人人學思政”“人人講思政”“人人悟思政”為途徑構建“大思政課”體系,取得良好成效。2023年,學院入選省級“雙高計劃”專業群建設單位,獲批“黃山市民宿產業學院”;分類招生部分專業錄取比例達5∶1,就業率年均超過94%,持續保持較高水平。
(作者系黃山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