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作為一個農業大市,我們要堅決扛起新時代的責任,全面振興鄉村,加快推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努力讓鄉村經濟、環境和生活越來越好。
持續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積極培育釋放鄉村發展新動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作出的“建好建強國家重要商品糧生產基地”重要指示精神,扛牢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全國大豆生產最大地級市政治責任,深入開展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科技農業、綠色農業、質量農業、品牌農業建設再上新臺階。深入實施大豆振興計劃,加快推進中國農業科學院黑河大豆研究中心建設,積極開展大豆種業“卡脖子”技術攻關,加強國家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國家級制種大縣和國家級大豆科技自強示范縣建設。用好用足“黑土優品”省級農業區域公用品牌,做優寒地黑土、綠色有機、非轉基因“金字招牌”,全面提升“極境寒養”區域公用品牌和“黑河大豆”地理標志影響力、競爭力,推動農產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發展壯大農產品加工集群,促進與農村產業交叉融合互動發展,加快構建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更加穩定的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帶動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
堅持加快推進鄉村建設,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立足實際,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推動鄉村顏值內涵持續提升、農民生活品質持續提高。深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統籌并舉推進廁所革命、黑臭水體治理、菜園開發利用,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為重點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厚植生態底色,加快龍江民居建設。積極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保障農村學生就近享有高質量的教育;大力實施健康黑河行動,加速完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引導農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繁榮發展農村文化,持續抓好鄉村文化惠民活動,組織開展好璦琿上元節、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達斡爾族庫木勒節等民族特色節慶活動,不斷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健全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建強農村基層戰斗堡壘,以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黨旗耀邊疆”實踐活動為抓手,推動移風易俗,引領鄉村文明風尚,維護鄉村和諧穩定,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不斷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向共同富裕目標邁進。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力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把防止返貧致貧放在重要位置,重點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戶,開展常態化動態監測,精準掌握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產業就業等情況,對納入重點監測范圍的家庭,逐戶分析返貧致貧風險,織密筑牢防止返貧致貧的保障網。充分調動駐村工作隊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壓緊壓實工作責任,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平,以務實的作風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全力抓好產業和就業兩個關鍵,通過強化聯農帶農益農機制、集聚發展要素等舉措,采取“五聯五帶”方式,結合經濟基礎、產業結構、區位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培育發展壯大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戶發展生產、吸納農村勞動力穩定就業、促進農戶共享資產收益,由點到線、由線帶面,一步一個腳印讓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加快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邁進。
(作者系黑龍江省黑河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