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從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麗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元代詩人戴表元的一首《湖州》,讓世人領略到清麗湖州的唯美山水、秀美風光、絕美神韻。湖州,一座環太湖地區因湖得名的濱湖之城,一座顯山、露水、見綠的美麗之城。
(一)
在湖州的南郊,靜靜地佇立著一段下菰城城垣,蒼蔥斑駁的青磚印刻了這座城市的風雨境遷。100萬年前,澤居在苕溪兩岸的湖州先民就在這里辛勤勞作、繁衍生息。40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出史前農業、養蠶絲織和漁獵文化。約2300年前,戰國四君子之一的楚國春申君黃歇在此建菰城縣,成為湖州建置之始。三國吳寶鼎元年時改稱吳興郡,隋仁壽二年廢郡改州,取東太湖之名,始稱湖州。
苕溪之水滾滾向前,一代代湖州兒女用勤勞與智慧鑄就了絲之源、筆之源、茶之源、瓷之源的不朽聲望。市郊錢山漾遺址出土了迄今最早的絲絹殘片,被譽為“世界絲綢之源”。文房四寶之首的湖筆就產于湖州,享有“湖穎之技甲天下”的盛譽。茶圣陸羽在這里完成了世界上首部茶學巨著《茶經》。德清原始瓷窯址的發現,為華夏瓷器的發跡找到了源頭。文學家顧況在《湖州刺史廳壁記》中這樣稱贊湖州:“簪冠之勝,漢晉以來敵天下三分之一”。曹不興、趙孟頫、吳昌碩等書畫大家在這里開宗立派,王羲之、顏真卿、蘇軾等文人墨客在這里潑墨揮毫,有著“一部書畫史,半部在湖州”的盛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胡瑗在這里創立“湖學”,首倡明體達用、分齋教學,奠定了宋韻文化的思想基礎。近代以來,湖州人更是在科學領域星光熠熠,“兩彈一星”元勛中有錢三強、趙九章、屠守鍔等3人。新中國成立以來,從湖州走出“兩院”院士多達42人。
綿延千年的歷史文化是湖州最雄厚的資本、最深沉的力量、最自信的底氣,映射著這座城市向善向美的追求。
(二)
湖州文脈既悠遠,武風亦昌盛。近現代以來,湖州更是一片紅色革命的熱土,在黨誕生和發展壯大的各個階段,都有湖州兒女的英雄畫面。1926年,以錢壯飛為代表的湖州籍進步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錢壯飛奉命打入國民黨“中統”首腦機關,多次截獲密電傳送中共中央機關。顧順章被捕叛變當晚,錢壯飛冒死截獲密電及時報告中央,使黨避免了一次重大損失。周恩來將他與李克農、胡底并稱為隱蔽戰線的“龍潭三杰”,多次滿懷深情地說:如果沒有錢壯飛同志,我們這些在上海工作的同志早就不在人世了。
在抗日戰爭的烽火硝煙中,粟裕將軍率部南下,在湖州長興成立新四軍蘇浙軍區,統一指揮浙西、浙東、蘇南、皖南的抗日斗爭。此后,新四軍積極向浙西日偽據點發起進攻,開辟了浙西抗日根據地。新四軍在長興興建學校、兵工廠、醫院等設施,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功能于一體,長興由此被譽為“江南小延安”。多年后,粟裕將軍在回憶湖州抗戰經歷時寫道:幾度戰局臨轉折,數番入浙搗賊巢。兵民并肩齊奮戰,魚水相依情意牢。新中國成立后,湖州以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群為依托,建立了新四軍蘇浙軍區紀念館、江南紅村,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近年來,湖州始終自覺守好“紅色根脈”、傳承“紅色基因”,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深入實施紅色根脈強基工程,持續釋放紅色文化記憶的時代魅力,不斷將“紅色精神”深深浸潤人們的心田,轉化為干事創業的強勁動能。
(三)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1200多年前,唐代詩人張志和與顏真卿泛舟湖州西苕溪,遙看雨中青山、舉目蒼空飛鷺、共情兩岸紅桃,即興留下了這首傳唱千年的《漁歌子》,生動描繪出一幅春江水漲、煙雨迷蒙、悠然脫俗的江南水墨畫卷。湖州自古山水清遠,湖光山色、美不勝收。煙波浩渺的南太湖、奔騰不息的東西苕溪、峰巒疊翠的莫干山、小橋流水的南潯古鎮、清麗雋秀的自然風光造就了獨屬于湖州“人在畫中游”的唯美意境。在湖州,既可以在晨煙繚繞的西塞山上看紅日初升、白鷺紛飛,也可以在暮靄沉沉的南太湖畔賞漁舟唱晚、野鴨戲水;既可以在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邊感受千年古韻、商賈繁華,也可以在飛檐斗拱的飛英塔上俯瞰市井阡陌、萬家煙火。
2020年3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湖州安吉考察,他說,“保護生態,生態就會回饋你”。湖州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康莊大道奮勇前進,邁上了蓄勢蝶變的“快車道”。
近年來,湖州不僅繪就了“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域一風光”的生態長卷,更創新拓展了竹林碳匯交易、鄉村旅游發展等生態價值轉化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如今的湖州,“綠色”這一抹最動人的色彩,“生態”這一股最鮮明的優勢,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最活躍的因子。
2023年是湖州撤地建市40周年。40年,春風化雨,一個新生的稚童,走過少年,步入壯盛之年;40年,春華秋實,一個新生的城市,同樣可以完成蛻變,展現化繭成蝶之美麗。當前,湖州正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要求,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持續深化“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加快打造實力、活力、品質、人文、美麗、幸福“六個新湖州”,高水平建設生態文明典范城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精彩湖州篇章。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