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是大學生人生的關鍵節點,講好高校畢業季這堂“大思政課”,對于升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要義、強化大學生進入社會前的理論武裝具有重要價值意蘊。相較于在校期間的思想政治教育,畢業季“大思政課”依托特定時空、融合多樣內容、遵循成長邏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獨特韻律。講好高校畢業季這堂“大思政課”,需要厘清高校畢業季的關鍵性和特殊性,從教育主體、教育內容、教育邏輯等向度全面統籌。
在時空之維,高校畢業季“大思政課”彈奏了折柳時分與長亭古道共振的協奏曲。國人重離別,這是鐫刻在基因中的文化認同。依托高校畢業季這一特定時空,開展“大思政課”具有事半功倍的育人成效。講好高校畢業季這堂“大思政課”,需要從教育主體向度“守正氣、接地氣”。“守正氣”是要發揮學校、教師的主導地位,做好價值觀引導和畢業生能力提升,通過“最后一節黨課”“最后一次團日活動”等形式,旗幟鮮明地開展價值觀灌輸。“接地氣”就是要推動教育主體向畢業生“身邊人”的轉換,通過邀請優秀校友返校座談、選樹優秀畢業生典型等活動,實現“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育人效果。同時,畢業季的主體是畢業生,講好高校畢業季“大思政課”,需要凸顯畢業生的主體地位,暢通畢業生意愿表達渠道,通過畢業生座談會、畢業生信箱、畢業生自主設計紀念品等內容,提升畢業生的獲得感,實現“大思政課”中學校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相得益彰。
在內容之維,高校畢業季“大思政課”演繹了家國情懷與母校關愛輝映的交響曲。“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繼續前行的力量。”新時代變革的偉大成就、校史資源的深厚內涵,為高校畢業季“大思政課”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講好高校畢業季這堂“大思政課”,需要從教育內容向度“育生氣、送暖氣”。“育生氣”是要按照《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要求,通過新時代偉大成就和偉大經驗展覽、院校領導畢業典禮上的講話,以及畢業宣誓、畢業升旗等儀式,凝聚學生國家榮譽感和時代責任感。“送暖氣”是要營造沉浸式畢業季“大思政課”育人場域,通過開展畢業寄語、畢業晚會、畢業典禮、畢業生午餐會、畢業留影墻等形式,以及做好畢業季管理服務工作,在昭顯蓄隱的畢業教育中將畢業生對母校的感恩之情升華至對黨和國家、對社會的感恩之心。
在邏輯之維,高校畢業季“大思政課”鳴響了總結過往與砥礪前行起承的變奏曲。認識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大學期間的系統學習為畢業生提供了認識世界的理論武器,畢業季是將理論武器轉化為踐行之犁的熔煉期。講好畢業季這堂“大思政課”,需要從教育邏輯向度“蘊底氣、弘朝氣”。“蘊底氣”是要悉心指導畢業生參加畢業論文、畢業鑒定、檔案整理等事務工作及材料歸檔,總結過往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一方面通過總結量化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論自信和能力自信,另一方面,經過切身的體會和反思,也能夠引導學生將專業知識、大眾智慧蛻變為個人認知。“弘朝氣”是要教育學生做好規劃、開啟新篇。我國自古就有“贈人以言,重于珠玉”的文化傳統,上好畢業季“大思政課”契合大學生思想認識的形成規律和融于血脈的文化認同。在對未來規劃的引導和教育中,高校畢業生的感性認知將提升為理性思維,而理性思維比感性認知更具持久性,高校畢業生在面對未來挫折時才更有能力擺脫“負能量”、積極“賦能量”。
(作者:趙蕓逸,華中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湖北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華中師大分中心研究員)
本文系湖北省高校實踐育人特色項目(2019SJJPC3012)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