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上崗工作的快遞員發放補貼,緩解人手短缺壓力,切實保障快遞運力;成立市民訴求排憂解難專班,打造“一號通一站式便民服務”;幫助企業“一藥一策”制定增產擴能方案,并通過精準投放,確保群眾用藥需求;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打通老年人疫苗接種“最后一百米”……一段時間以來,全社會各方面共同發力,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更加科學、精準、高效做好疫情防控。
面對世紀疫情,防控救治、保障群眾正常生活、確保經濟社會必要運行,三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缺一不可。近三年來,我們既抓防疫,又抓民生,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在突發疫情應急圍堵階段,我們迅速開展全方位的人力組織戰、物資保障戰、科技突擊戰、資源運動戰,“中國各地水不停,電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資供應不停,社會秩序不亂”,讓海外華人驚嘆“這在國外是不敢想象的”。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各項保防控、惠民生的重大舉措,“兜”住最困難群體,“保”住最基本生活,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實踐證明,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非凡的組織動員能力、統籌協調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能夠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辦難事、辦急事的獨特優勢,減少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國一盤棋。近三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疫情形勢變化,立足全局、著眼大局,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因時因勢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建立起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各地區各方面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集中統一、上下協同、運行高效的指揮體系,為應對疫情提供了有力保證。從農業生產到企業運轉,從城市保供到交通保障,各行各業密切協作,全國上下風雨同舟,14億多人民守望相助,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筑牢了應對疫情的基礎,贏得了抗擊疫情的信心。蘇丹阿布歐舍友誼醫院院長穆斯塔法由衷感慨,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勠力同心,令人感動、欽佩。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實施“乙類乙管”,絕不是放開不管,重點是強化服務和保障,同樣需要舉國同心下好全國一盤棋。工信部組織動員重點省份750余家重點企業,千方百計擴大產能產量,持續提升疫苗、治療藥物、檢測試劑和防護用品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供應能力;交通運輸部印發通知,優化調整交通運輸領域有關疫情防控措施,1月8日起取消乘客出入客運場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測溫要求;在資金、人力、資源、技術、設施設備等方面,加大對農村地區應對疫情的支持保障力度,疏通瓶頸,破除障礙,維護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各地區各部門正按照黨中央部署,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政策,加強統籌銜接,有序組織實施,順利渡過流行期,確保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面對困難,只要上下同心、協調聯動,精心做好過渡期管理,我們堅信曙光就在前頭。
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強調“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仍是吃勁的時候”,勉勵“大家再加把勁,堅持就是勝利,團結就是勝利”。激揚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共識、攜手齊心、共同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形成強大合力,取得抗擊疫情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