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 > 正文

中國現代音樂美學的生成基因與價值依歸

【摘要】中國現代音樂美學的學理構造與社會實踐緊密相連。20世紀初,隨著中國社會的轉型,“新音樂”占據了主流音樂的地位。中國音樂美學吸取了西方美學強調藝術和審美自律的內容,同時以人文精神昭示其民族生命力。為人民而創,為人民而歌,人民至上是音樂藝術時刻不能背離的根本價值取向;培根鑄魂、凝聚力量,發揮音樂藝術的價值引領作用;全面提升音樂審美層級,以此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

【關鍵詞】中國現代音樂美學 人民至上 審美自律【中圖分類號】G12【文獻標識碼】A

中國現代音樂美學的生成基因

中國音樂藝術歷史悠久、古樸凝重,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以其宇宙生命渾然同體的人文精神昭示了其強勁的民族生命力。對民族音樂文化價值的重新認識與宣揚,既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內在要求,也包含對中華民族傳統音樂審美價值的重新詮釋與挖掘,同時也含有對近代以來西方強勢話語的有力回擊與批判。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文藝思想中所呈現的審美意識是構建中國現代音樂學體系重要的思想來源。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音樂傳統的國家。西周末年,孔子提出樂教思想,一定程度上為中華民族古代音樂美學的誕生與發展奠定了基礎。《荀子·樂論》在“禮樂教化”的認識上形成了經典理論。中國古代的音樂美學思想,以“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高度總結了音樂美學的內在邏輯,注重音樂的教化作用,摒棄“享樂主義”,確立了“以和為美”“中和中正”的審美標準。

受傳統樂教觀念的影響,在建構現代音樂美學過程中,音樂美學家很少對其進行批判,純形式的音樂觀念并未得到充分闡釋和發展。即使如中國音樂學家黎青主,強調音樂的美來自于音樂本身,內在的要素決定音樂的形式美,也在完成音樂獨立本質的思考之后,依然關注著音樂對于國民性建構的價值。中國現代音樂美學中的教育觀念甚為發達,視音樂為一種改造社會、提高國民素質的觀念,成為多數專家學者的共識與追求。他們把音樂看得非常重要,認為音樂在政治外交、軍事防御、社會教化、家庭風氣等方面都有著重要影響力,所謂“以樂助風教,堯舜以來之治道也”。他們還倡導要自小學習音樂,培養音樂審美,用磅礴有力的國歌奏曲,弘揚國民愛國心、民族魂。音樂如此巨大的功用,與中國強調發揚音樂的外在社會功利價值的“樂教”傳統,有著一脈相承的傳承關系。

西方現代美學思潮的影響。18世紀以來的西方美學思想不僅為西方現代美學思潮奠定了基礎,也給中國美學思想注入了活力。西方現代美學根本的理論特征是追求審美自律與藝術自律。康德即主張“物自體”的世界是“真正的世界”,是永恒不變的,一切關于現象世界的知識都是由普遍必然性的形式與感性材料結合而構成的。黑格爾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更加完備、成熟的美學體系,陳述了藝術與理念之間的關系,他認為二者不可分離,相輔相成。因為理念是藝術所要表達的,同時藝術的表達要和理念和諧共處。由此還特別指出:音樂不為特定的人服務,它的內容是客觀的,沒有人可以凌駕于其上,同時音樂也是一門虛幻的藝術,蘊含了人心中的情感與思考。

奧地利音樂理論家愛德華·漢斯力克在黑格爾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律論”。他認為音樂造就了法則,法則脫胎于音樂本身,外物無法干涉法則。他還認為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是同一事物,二者可以劃等號,無需加以過多區分,音樂是“最精神化的藝術”,是一種沒有對象的形式游戲。1885年,奧地利音樂學家圭多·阿德勒更是將音樂學研究的終極目標提升到美學的高度,將音樂認作真理,將音樂作為美的代名詞。20世紀初,波蘭哲學家羅曼·維托德·英伽登不僅采用了全新的方法,還選取了想象論這一與眾不同的角度來研究音樂本體,他認為音樂作品僅僅是純意向性對象。在現象學的啟發和引導下,哲學家蘇珊·朗格更是大膽創新地提出了符號象征論這一新音樂美學。她認為音樂包含的不是某一個人的個體化情感,而應當是普遍的、具有代表性的情感特征,盡管音樂形式抽象,但它卻實實在在是對情感的具體描摹。

王國維的美學觀念給20世紀中國音樂美學的啟蒙注入了新鮮活力。梁啟超強調美的啟蒙價值與生命意蘊,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美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深受西方近代美學影響的蔡元培,于北大《音樂雜志》發刊詞中說:“求吾人對于音樂之情感,則關乎生理學、心理學、美學者也。”“美學”一詞由此進入了世人的視野。中國音樂美學思想吸取了西方美學中強調藝術和審美可以完善人性的內涵。在中國社會實踐中,西方美學所強調的藝術和審美自律的這一特點有所改變,并未邁向純粹的西方式藝術自律的道路,而是將他律與音樂自律相結合。

馬克思主義藝術思想的引領作用。藝術源于生活,是客觀世界的產物,人們的審美意識、藝術活動都會隨著物質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真理是主觀和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對審美意識與藝術活動的考察只有基于其所處的時代背景,把握其時代性,才能獲得客觀規律。馬克思主義藝術思想植根于實踐,堅持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為人們提供了正確的思想引導,從而使人們能動地進行藝術創造與審美體驗。因此,音樂藝術只能以社會現實生活為依據,否則其表達就會變得虛無縹緲,落不到實處的藝術便是無本之木。

與西方傳統的個體思想不同,馬克思主義強調集體意識,重視群體利益。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呼吁全世界無產階級團結起來共同奮戰,堅決改造封建落后文化,抵制糟粕文化,提防西方資本主義的弊端,從而減少其對人們的侵蝕。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導,追求大眾文化,文藝要以人民為創作中心,從而增強人民的認同感與幸福感。黨的十八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與黨同心同德、與人民同向同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真情傾聽時代發展的鏗鏘足音,生動謳歌改革創新的火熱實踐,在文藝創作、文藝活動、文藝惠民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現代音樂美學的價值依歸

人民性導向:音樂美學的價值取向。“人民性”一詞蘊含了廣大人民群眾對生產生活娛樂的殷切期待與熱情,這也是我國人民主體地位的生動體現。社會主義文藝,從本質上講,就是人民的文藝。文藝要反映新時代人民的內心所需、情感追求、思想境界、審美愛好。“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工作,就是要時刻思考人民喜歡什么、人民滿意什么,人民的需求是一切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文藝存在的根本價值。要始終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檢驗藝術的最高標準,文藝創作既要真實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還要切實體現出當代人民的時代精神。

人民大眾的歡迎度和認可度是衡量音樂是否具有人民性的有力標準。“人民歌唱家”郭蘭英將自己與人民大眾的情感融于一體,將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與高境界追求視作演唱的標準,飽含深情地唱響時代主旋律,深受人民的喜愛和歡迎。上世紀40年代創作的歌劇《白毛女》通過塑造不同人物的獨特性格,揭示了當時農村的階級矛盾斗爭,不僅反映了現實,而且為遭受壓迫與欺辱的農民群眾點亮了斗爭反抗之路。“人民音樂家”聶耳于上世紀30年代作曲的《碼頭工人歌》描繪了碼頭工人辛苦勞作的場景,突出了他們內心深處的憤怒與反抗,對現實發出沉痛控訴,發人深省。這些藝術作品以生活為題材,通過藝術化處理,使情緒更加集中強烈地展現出來,給人以思想的震撼。

為人民而創,為人民而歌,人民至上是音樂藝術時刻不能背離的根本價值取向。文藝工作者應積極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用自己的雙手描繪時代新畫卷、謳歌時代新面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處理好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堅持以社會存在為基礎,以正確的社會意識推動社會存在的發展。文藝工作者還要不斷繼承傳統、推陳出新,用獨到眼光辨識糟粕,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唯有這樣,音樂藝術實踐才會擁有鮮活的生命力,才會具有強烈的感召力。

凝聚文明力量:音樂美學的價值引領作用。優秀文藝作品對人自身的發展有著強大的力量,它感化人于無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從而發揮引導作用。藝術作品包含著民族傳統與精神。舞臺藝術要想獲得成功,必然要傾注真摯的情感,無論是濃烈的愛國熱情,還是細膩的兒女情長,都要為觀眾提供積極的情感價值。只有深深植根于五千年中華文化的沃土,萃取精華,汲取養分,將時代之任牢牢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才能充分發揮音樂所蘊含的藝術價值,才能創作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凝聚文明力量。這也要求文藝工作者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付諸實踐,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優秀文藝作品引領時代發展。形成優質健康審美的風氣,不僅可以保證文藝作品的精湛質量,還可以涵養文藝工作者的精神高度。文藝工作者要以一片赤誠之心來創造可以鼓舞人心的具有價值的音樂作品,將作品所蘊含的引領價值發揚光大。

身心愉悅:音樂的當下審美需求。具備民族魂、藝術感和科學性的中國音樂才是鮮活的,追求身心愉悅成為當下人民的普遍需求。審美愉悅是發自內心的感悟,能夠浸潤人心,轉化為無窮的意志與動力,促使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甚至會改變人們的認知,增強人們的勇氣。

當代社會,面對文化交流融合的時代趨勢,中國音樂包含的文化寓意也在發生著重大變化,不只是觀念、思維和生活節奏在不斷變化,人民群眾的審美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人們越來越追求音樂內容的宏偉壯觀、音樂趣味的強烈沖擊、聽覺感官的舒適悅耳,聽覺、視覺、心靈的綜合性審美觀念已成為新的審美取向。演唱形式的創新也帶給人們不一樣的審美追求。如民族、通俗唱法的結合,加以女聲甜美動人的民族唱腔和男聲空靈悠然的通俗音樂,給觀眾獻上一場完美的聽覺盛宴;當下流行的音樂劇、歌舞劇、戲劇作品,將古典與流行、專業表演與現場互動相結合,力圖通過有溫度、有情感的藝術作品,表現時代脈動,反映大眾需求,傳遞真善美,由此滿足人民身心愉悅的審美需求。

中國音樂美學在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不斷彰顯自己的特征,并逐漸建構起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數千年歷史,我們要使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基因得到傳承與發展。中華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我們要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風云變幻,唯有立足于中國音樂的歷史與實踐,同時擴大眼界,學習先進美學思想,并促使其現代化、中國化,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才能創造中國現代音樂的新輝煌。

(作者為中南大學音樂表演系副教授)

【注: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中國音樂聽覺美學的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1FYSB016)階段性成果】

責編/靳佳 美編/陳媛媛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李一丹]
標簽: 音樂   美學   人民至上   審美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尤物国产尤物福利 | 国产丝袜护土调教在线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三区 | 国产精彩对白综合视频 | 人人九九精品 | 97超视频在线观看 |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 国模人体肉肉拍拍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第二区 | 亚洲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 1024在线视频国产在线播放 |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 | 特黄特黄黄色大片 | 精品一精品国产一级毛片 |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网老头 | 色的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 国产成人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福利视频精品 | 久久久四虎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 992人人草| 成年视频xxxxx免费播放软件 | 手机日韩看片 | 黄色生活视频 | 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国产超级乱淫片中文 | 纯欧美一级毛片_免费 |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 国产二区精品 |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系列在线观看 | 爱爱免费看 |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 成人日b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丰满主播丝袜勾搭秀 | 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 | 国产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 免费看三级黄色片 | 欧美一级毛片免费大全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久久久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