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8日電(記者邱玥)8日,國家醫保局公布《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種牙貴”難題有望得到破解。
據介紹,口腔種植的費用大致分為種植體、牙冠和醫療服務三個部分。其中,醫療服務部分的費用占種植牙整體費用比重較高,近期全國范圍內登記調查的初步結果顯示,以各省份公立醫療機構單顆常規種植為例,醫療服務部分的平均費用超過6000元,一些省市費用超過9000元,成為種牙貴的重要原因之一。
“醫療服務費用偏高的原因多樣,既有項目設置不合理,過度分解,也有定價過高、巧立名目亂收費等。”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綜合群眾、醫療機構、專業人士等各方意見,最終將三級公立醫院種植牙醫療服務部分的價格調控目標確定為4500元。對于符合特定條件的地區或醫療機構,《通知》也明確了允許適當放寬的條件。
按照《通知》要求,各省級醫療保障部門在種植體集采、牙冠競價的結果產生后,進一步合并制定并公開本地區種植牙全流程價格調控目標(含種植體、牙冠、醫療服務)。通過對構成種植牙費用3個部分綜合施策,群眾種牙費用負擔將會有效下降。
為讓種植牙的整體價格都降下來,《通知》明確種植體、牙冠等耗材的價格將分別通過集采和競價掛網的方式擠出水分,降低價格。
目前,公立醫療機構采購高端品牌種植體4000元至6000元每套,其他種植體2000元至3500元每套,流通過程存在價格虛高空間。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指出,種植體作為標準化生產、跨地區供應的工業制成品,參考冠脈支架、人工關節等高值醫用耗材集采的經驗,實行四川省牽頭、各省份全部參與的聯盟集中帶量采購,要求提供口腔種植服務的公立醫療機構全部參加,動員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參加,以量換價。
而公立醫療機構從第三方加工廠采購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價格更高。“種植牙牙冠加工制作的個性化要求高,與臨床使用端互動緊密,現階段以探索競價掛網為主,由四川省先行先試,形成牙冠價格的參照系,其他省份做好價格聯動,以點帶面,促進牙冠價格陽光透明。”國家醫保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競價掛網后牙冠價格也會有一定程度下降。
據悉,今年9月至12月,國家醫保局將陸續出臺口腔種植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發布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招標公告,實施種植牙牙冠競價掛網,各地也將及時制定發布口腔種植醫療服務的項目和價格政策。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