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海燕
共同富裕是一個內涵豐富、層次多元的范疇,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全面準確理解其深刻內涵。
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目標,也是自古以來我國人民的一個基本理想。總體來講,共同富裕包含兩個方面的內涵,一是“富裕”,二是“共同”,這兩個方面既緊密聯系又相對獨立,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就“富裕”而言。首先,“富裕”離不開生產力的高水平發展。“富裕”,一般首先是指物質生活的豐富充裕。但對于什么是“富裕”,并沒有統一的定量標準。“富裕”不僅包含物質的發展情況,還包括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多維度的發展情況,“富裕”衡量的是一個社會和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此外,“富裕”不僅指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指個體的發展情況。
就“共同”而言。第一,從共同富裕的主體看,“共同”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指的是包含每個人的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更不是平均數的富裕。確保每個人共同富裕是我們的底線。“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第二,從共同富裕的范圍看,“共同”是指全域性的。“共同”包括我國的每個地區,是指城市和農村、東部、中部和西部的全域富裕。共同富裕不僅要達到一定發展程度,而且要逐漸消除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第三,從實現過程和實現水平看,“共同”是指總體均衡程度。共同富裕存在程度上和時間上的差異,但這種差異是有限的,是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的。第四,從實現路徑和發展理念看,“共同”是指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一方面,要靠全體人民的共同奮斗,不斷“做大蛋糕”;另一方面,要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分好蛋糕”。
總體來講,共同富裕就是指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和相互幫助,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國家富強,社會各方面達到較高發展水平,城鄉、區域和個人等發展差距保持在合理范圍之內,人們各方面需求得到較好滿足,共享社會發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