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任王欽敏在《中國網信》雜志2022年第4期發表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就數字政府建設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進數字化改革,實施“一網通辦”“跨省通辦”等務實舉措,數字政府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根據《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我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創歷史新高,在線政務服務進入全球領先水平,數字政府建設成為提高行政效能和治理能力的重要驅動力量。
2022年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全面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為我們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1年4月25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
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內容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數字中國建設,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目標,國家“十四五”規劃作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部署安排,標志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全面數字化轉型的新階段。數字政府是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協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建設數字政府、創新政府管理、改善服務效能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共識。在數字時代,各級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都離不開信息化支撐。用好數字技術,可以提高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能力,增強部門協同監管能力,為促進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環境;用好數字技術,可以更好解決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均衡問題,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升公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好數字技術,有助于推動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變革,重構數字時代新型社會關系,維持社會秩序與活力的平衡發展。
政務服務升級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引擎
當前,我國數字政府建設進入一體化服務、數據共享利用、業務流程優化的新階段。以國家平臺為總樞紐的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初步建成并發揮作用,實名用戶超過9.5億,一大批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在方便群眾和企業異地辦事、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服務事項網上辦已成為政務服務的主要方式。各地積極探索推進“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最多跑一次”等數字化改革,越來越多的地區實現了“網上辦、掌上辦、一次辦”,有效解決了群眾和企業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要順應數字化發展趨勢,通過進一步深化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要堅持線上線下融合,拓展服務渠道,擴大公眾和企業參與,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加強服務效果評估,推動政務服務向“以人民為中心”轉變。要打通業務鏈條和數據共享堵點,擴大“一網通辦”“跨省通辦”政務服務事項范圍,加快急需事項的點對點跨省辦理,促進生產要素充分流動,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2021年11月26日,2021(第十六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建設峰會專題論壇“數字政府服務與治理論壇”在廣東省廣州市舉辦。
協同治理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方向
《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更多的國家開始關注通過電子政務建設整體政府,解決協同治理問題。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通過推動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政府治理中條塊分割和流程不暢問題得到有效改觀。要加強頂層設計,統籌部署應用系統建設,推動互聯互通和協同聯動,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提升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要面向提升治理能力,推進流程和事項標準化,推動各級政府從分散管理向協同治理、從線下服務向線上線下融合、從經驗決策向基于數據的科學決策方向轉變。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是黨和政府聯系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著力推動部門數據向基層回流,推動基層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切實解決好基層獲取數據難的突出問題,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要通過完善政府數據共享管理制度、數據供需對接機制和業務協同流程等,更好適應管理和服務的需要。
數據利用是數字政府建設的核心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要通過建立權威高效的政務數據共享協調機制,從機制上解決好跨部門、跨層級數據共享問題,利用大數據推進管理和服務創新,實現政府決策科學化、社會治理精準化和公共服務高效化。同時,政務數據規模大、權威性強,也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政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取得了較大進展,但也需要進一步理順權責關系,妥善處理好數據利用與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等問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與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并列,《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等文件對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提出明確要求,建立現代數據產權制度、促進數據資源有序開發利用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重要任務。2021年,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相繼頒布實施,為合規開發、安全利用數據提供了法律依據。政務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要堅持“賦能業務、促進流通、釋放價值、保障安全”并舉,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特別是要強化數據安全管理責任,統籌好數據開發利用、隱私保護和公共安全之間的關系。要結合地方數據利用和相關立法實踐,加快研究界定數據要素市場各參與方的權利義務,有效保護數據來源者、數據持有者、數據處理者的合法權益。通過加快建立數據產權、交易流通、跨境傳輸和安全保護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用好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新技術手段,促進政務數據資源有序開發、合規利用。
2020年7月4日,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工作人員正在對傳來的無人機畫面進行實時監控,提升城市治理“一站式”指揮調度。
制度創新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重要保障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指出,要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規則。建設數字政府,需要加快構建促進跨部門、跨層級高效協作的制度體系。當前,浙江、福建等地制定了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據治理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在推進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建設數字政府方面進行了制度性探索,也為國家層面開展制度建設奠定了實踐基礎。要深刻把握數字技術應用特征和發展規律,堅持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相互促進,通過完善政府部門數字化職責與機構配置,構建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體系。要針對政務數據共享跨部門協調、政務流程再造和優化、數據治理和安全管理、績效評估和審計監管等關鍵問題,進一步厘清權責邊界、優化工作機制,為數字政府建設提供制度保障。要加強干部培訓,解決好數字政府“應該怎么干,怎樣能干好”等問題,切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人員的數字化能力。
以人民為中心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價值導向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數字政府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數字化成果惠及全體人民,是數字政府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隨著互聯網迅速普及,新技術快速迭代和應用擴大了地區之間、不同群體之間數字設備可及性差異、數字技能與知識獲取環境差異,加劇了不同個體之間的數字不均衡現象。在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同時,要更加關注數字鴻溝問題。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信息惠民、網絡扶貧和電信普遍服務,在數字鴻溝治理方面一直走在國際前列。但也應該看到,數字鴻溝現象是一個持續存在和動態變化的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建設普惠共享、公平可及的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數字設備適老化改造和信息無障礙建設,統籌推進智慧城市和數字鄉村發展,加快彌合地區之間、城鄉之間、人群之間的“設施鴻溝”。在此基礎上,要通過實施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持續開展面向不同人群的教育培訓,不斷縮小不同人群之間的“技能鴻溝”,提高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和創造力。
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是創新政府理念和方式的重要舉措,對于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意義重大。我們要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數字政府建設的各領域各環節,堅持正確政治方向,通過加強統籌協調、完善頂層設計、推動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協同管理和服務水平,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堅實支撐。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