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大頭重頭在“三農”,基礎和潛力也在“三農”。穩住農業基本盤、守好“三農”基礎是應變局、開新局的“壓艙石”。
今年以來,大同市陽高縣全面實施“特”“優”戰略,以杏果、畜牧、設施蔬菜、有機旱作、一二三產融合、農文旅融合“六大特色產業”振興為主線,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堅定走好穩農與強農相輔相成的鄉村振興特色發展工作思路,有力推進產業融合振興鄉村。
杏果產業牢牢守住“優質干果經濟林基地縣”地位。在王官屯鎮、古城鎮、東小村鎮、下深井鄉打造集優質杏果綠色生態示范、良種苗木繁育、杏果制品研發加工、杏果出口創匯、杏果文化觀光“五位一體”的杏果產業聚集基地。年內該縣改造中低產杏果園1000畝,建設2處杏果標準化示范園,提升果品品質、果園產能和杏果產品附加值,計劃今年杏果產值達到3億元。
畜牧產業持續鞏固“國家生豬調出大縣”成果。在龍泉鎮、羅文皂鎮、大白登鎮、獅子屯鄉等鄉鎮發展現代生豬、奶牛、肉牛和肉羊產業。依托正大集團全產業鏈綠色生豬養殖項目、四季牧場等龍頭企業,打造現代生豬產業聚集區;建成蒙牛和伊利兩大奶企優質奶源基地;借助“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品牌效應,建立優質“長城羊肉”養殖基地;發展陽高欣象72萬羽肉雞養殖。今年,該縣畜產品總產值力爭突破25億元。
設施蔬菜產業繼續發揮“全市龍頭引領”作用。規劃新建日光溫室549畝、鋼架塑料大棚1705畝,改造老舊日光溫室1654畝;建設集約化育苗場5處、大白登鎮標準化蔬菜交易批發市場1個,爭取20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項目,重點在龍泉鎮、羅文皂鎮等處發展新型蔬菜產業園。持續叫響“陽高紅”品牌,新增“陽高紅”西紅柿2000畝,總面積達到8000畝。今年,該縣設施蔬菜面積突破4.5萬畝,蔬菜種植面積穩定在10萬畝。
有機旱作農業帶動“特優農業示范區”大踏步向前。對標陽高縣有機旱作示范區發展定位,年內全縣春播面積不低于25萬畝,雜糧加工轉化率達到60%;完成20萬畝雜糧綠色高質高效行動整建制縣創建項目和3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項目;建設有機旱作農業萬畝片區1個,建立2個新品種展示示范基地,建設1000畝馬鈴薯良種擴繁基地。
一二三產融合培育壯大“多元產業融合集聚區”。持續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杏韻小鎮等高標準、高質量產業融合發展區建設。年內推動總投資5.2億元的龍泉鎮華聯國家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示范園、羅文皂鎮現代生態智慧農業產業園和下深井鄉都市型智慧設施農業創新示范園為代表的重點建設項目,打造集育苗、種植、物流、營銷、加工、科研等多元產業于一體的示范園區。
農文旅融合加快打造“全市休閑農業觀光體驗區”。配套完善長城旅游公路沿線服務設施;積極申報大泉山4A級景區,鎮邊堡、守口堡3A級景區;打造游長城、觀古堡、賞花海、泡溫泉等精品旅游線路。培育引進特色民宿、農家樂、藝術家工作室等項目,提升“吃住行游購娛”標準化、規范化、品質化水平。持續辦好守口堡“杏花節”、鎮邊堡“油菜花海季”攝影等活動,加強陽高二人臺、恒山道樂、晉北鼓吹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陽高縣農業農村發展持續向好,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下一步,陽高縣將重點做好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和涉農重點優勢項目招商引資工作,全力促進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切實把“三農”這塊壓艙石夯得實之又實。(陽高縣融媒體中心)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