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證監會負責人在主題發言中表示,將繼續完善資本市場制度規則,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穩健發展,著力提升發展的效率與效益。在當前國際地緣沖突引發外部形勢更加錯綜復雜的背景下,要開創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引導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做強主業、穩健發展,是富有針對性的舉措。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中國境內上市公司數量達4782家,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80.7萬億元。這些上市公司繳納的稅費,占國內稅收收入的近1/4。通過提升上市公司的發展活力與經濟效益,有助于提升與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不過,有的公司在做大做強進入資本市場后,產生一定的懈怠情緒,有些“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甚至選擇“躺平”。一些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在行業產業鏈面臨變革的今天,開始選擇跨界并購。可惜的是,由于在企業并購戰略、企業并購文化層面與被并購企業存在諸多差異,這些跨界并購的上市公司出現不小的商譽減值,有些甚至產生巨幅虧損乃至瀕臨退市。
而且,在有關企業成功上市之后,一些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再將主要精力放在主營業務上,而是謀求更快的賺錢方式,由此出現了一些市場亂象:有的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通過委托理財的方式去炒股,有的上市公司打著套期保值的名義,將資金投入期貨市場從事超范圍期貨品種投機。這些利潤和營收來源并不穩定,使得投資者在研判其投資價值時,容易產生疑惑,難以作出理性的投資選擇。
基于此,監管層要進一步發力,對于片面追求多元化發展的上市公司,應嚴格監管其并購重組和融資行為;對于主業萎縮、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的“空殼”“僵尸”企業,應嚴格執行強制退市制度,堅決推動出清。而從上市公司的發展戰略來看,強主業也是其必然選擇。首先,上市公司要加大在主業方面的研發投入力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唯有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才能在行業中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在國內外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更好地生存。其次,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企業升級轉型的主要趨勢,在開發設計新產品時,上市公司要向自動化、智能化、物聯網靠攏,與現有的數字經濟場景相融合,與時俱進。最后,上市公司在主業方面應多關注年輕人的想法,使得主業產品能夠得到年輕人追捧,確保主業產品與服務擁有廣闊市場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