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思維,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維方式和重要工作方法。進入新發展階段,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要充分認清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自覺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系統思維,把握關鍵要素內在聯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斷增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
系統思維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鮮明特征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深刻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從馬克思主義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出發,以系統思維來認識和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規律。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生系統思維。人類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在生態、生活、生產三個方面和諧共生,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才能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體現了尊重自然整體性的生態系統思維。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應當按照系統工程思路,將各要素串聯成一個相互獨立、彼此聯系、互為依托的整體,多維度、多尺度、多層次有序推進,實現點、線、面修復的疊加效應,促進區域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從根本上解決突出環境問題。
三是構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體現了把握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治理系統思維。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系統工程,既需要以先進科學的理念為指引,又需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作保障。治理體系建設的不斷完善,也開啟了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征程。
四是推進全球環境治理,體現了共建繁榮、清潔、美麗世界的全球系統思維。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生態環境、推動可持續發展是各國的共同責任。建設全球生態文明關系到未來全人類的共同命運,建立科學合理的新型國際生態環境秩序,才可以治理好全球生態環境。
堅持系統思維是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根本遵循
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變,取得歷史性成就。但同時也要看到,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然非常嚴峻和艱巨。進入新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既要打基礎、還舊賬,又要開新局、上臺階,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深刻把握生態環境的系統性、污染治理的綜合性和治理體系的協調性,更加注重總體設計、系統推進、協調聯動,不斷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健康發展。
牢固樹立系統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近年來,全國各地生態環境治理力度明顯加大,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難啃的“硬骨頭”,比如復雜工業污水處理、土壤污染修復與重金屬治理等。這類問題對技術集成創新的要求比較高,存在治理難度大、成本投入高、回報率比較低等特征,缺少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需要加強區域聯動和多方協作。在新發展階段,必須牢固樹立系統思維,把不同生態系統元素作為一個有機整體來考慮來謀劃,立足生態環境改善的長期性系統性來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鏈現代化,加快上下游企業的協同配合,加大技術創新投入,突破制約污染治理的瓶頸問題,走集成創新、綜合解決的路子,推動生態環境治理綜合效能提升。
構建多元主體多維參與環境治理體系。解決現實生態環境問題的過程,既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需求的過程,也是喚醒群眾環保意識、開展自我教育的過程,更是形成人人參與的全社會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的過程。新發展階段,要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在落實生態環境公共治理責任的同時,要高度重視作為生產經營主體的企業、生活消費主體的群眾。推動構建更加成熟完善的環境治理體系,將是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石。
加快跨部門跨行業跨區域協同治理。從節能環保產業的角度看,短線思維、地區差異、行業壁壘等仍是制約環境治理成效的突出矛盾。環境治理企業在開展智慧環境監測業務時,常常面臨有平臺缺數據、有數據缺更新的困境。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作為國家確定的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主體平臺企業,在沿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探索區域環境綜合治理,之所以取得明顯成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家層面的協調推動和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加快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既是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生態文明建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路徑。應加快將綠色發展理念深度融入設計、生產、流通和消費等各領域,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標準、法規和執法體系,推動建立綠色發展標準體系,使“綠色”成為整個社會的理念意識與行為準則,引導和倒逼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抓住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推動綠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升級。
充分發揮節能環保產業在系統推進、綜合治理方面的強大支柱作用
節能環保產業是國家大力培育的國民經濟支柱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發展階段,堅持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對發展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重大機遇和廣闊舞臺。
堅持系統思維,精心打造綜合解決方案。在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必須統籌考慮環境規劃、污染治理、生態修復等重要環節,大力支持具有節能環保全產業鏈綜合服務能力的龍頭骨干企業,在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中發揮咨詢師、規劃師、設計師、建造師的作用,推動環境保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破解單一單向治理和碎片化治理問題。
盯住環境治理短板和瓶頸,積極搭建多元協同治理平臺。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的問題,往往處在地域、行業、部門職責的結合部,容易出現誰都管、誰又都不管的現象。為此,要加快構建生態環境多主體、多部門、多區域間合作關系,加大工作協同力度,優化政府、企業、市場各類資源配置。科學確定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目標,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的論斷,科學運用中醫整體觀,對環境污染和生態問題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系統診斷、系統治療。把源頭控、過程管、末端治作為跨區協同合作的重點,充分發揮節能環保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支持引導各類企業提升技術水平和提高污染治理效能。
找準產業自身定位,積極融入環境治理體系。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本身就是堅持系統思維的重要體現,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高度重視節能環保企業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作為節能環保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應當充分認清肩負的政治責任,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模式創新,為社會提供經濟、優質和高效的節能環保服務。
務實推進“數字+環保”,全面打通綠色轉型通道。推進綠色低碳轉型與數字化轉型深度融合,是節能環保產業未來發展的必由之路,也為以系統思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強大動能。節能環保產業要主動把握技術革命新趨勢,推動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著眼提升集中管理能力、標準化管理能力和業務協同能力,加快推進生產、管理、業務模式的創新發展。中國節能正在積極推進“數字環保產業云平臺”建設,牽頭成立中國環保品牌集群,目的就是構建實時分析、科學決策、精準執行的高效體系,充分調動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業務協同各領域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強產業的整體資源配置效率,逐步打造數據驅動的節能環保產業新生態,系統解決環保產業“細分領域治理能力強、綜合治理能力弱”的問題,為節能環保產業創新發展走出一條系統集成、數字賦能、合作共贏的新路子。
(作者系中國節能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