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原部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樓繼偉在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召開的“危機下的全球經濟金融形勢與金融行業未來發展”專題研討會上演講指出,放任自由的全球化不可持續,需要在效率、公平和安全之間進行平衡。例如這次疫情顯現出的,因為工廠在國外而造成的口罩短缺現象,相關國家很可能以補貼的形式,把涉及衛生安全的產業鏈往就近國家,甚至往本國拉動,這是必然的。
完全靠利益驅動的產業鏈布局也會改變。例如第一季度,武漢實行封控措施,全球汽車行業緊張。因為武漢在某些汽車零部件領域供應了全球70%以上的產品。所以今后全球化不僅僅取決于效率和利益,更要分散風險,這和過去的全球化不一樣。
逆全球化被政治化是比較可怕的,需要各方面合作。國際投資者都比較看好并愿意投資中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不同之處在于,我們越有壓力,越要推行改革開放。中國最近所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外部環境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依然堅持推行改革開放,這是中國和其他國家不一樣的地方。
資產類別分散、國別分散,注重長期投資等,這時候特別要重視ESG投資(即負責任投資,是一種將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到投資決策和積極所有權當中的投資策略和實踐)。目前情況下,不要急于配置大宗商品。短期之內經濟不會很快復蘇,作為長期投資人,在適當的時候可以配置大宗商品,但可能要忍受更多的短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