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再次強調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級領導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業交往,了解企業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聽企業家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堅決防止權錢交易、商業賄賂等問題損害政商關系和營商環境。
國無商不興,民無商不富。一直以來,政商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家的興衰,而“政商交往”也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話題,可以說,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成為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但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并非一日之功,只有深入理解“親”和“清”的內涵,把握好二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做到“清”上加“親”,“清”上有為,才能激發市場主體的發展活力。
“親”而不疏,“親”是態度、是責任。古往今來,官有官德,商有商道,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親”要求黨員干部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基礎上,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坦蕩的與民營企業家交往,積極作為,靠前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條件,以黨員干部該有的責任和擔當,做好企業家的“娘家人”,理直氣壯地“親”商,解決企業合理訴求。對于民營企業家來說,更要“親”近黨和政府,以講實話、道實情、獻實策維護好自身社會形象,支持黨和政府的工作。
“清”而不濁,“清”是紅線、是規矩。“法無授權不可為”,構建政商關系“新生態”在保持“親”的基礎上更要注重“清”,要時刻擰緊政商交往的“安全閥”,堅守法律底線、紀律底線、政策底線、道德底線,要擺清楚各自的位置,把握好“親”與“清”之間的微妙關系,做到有交集而不搞交換、有交往而不搞交易。在做好“親、清”關系的同時,也要警惕為劃“清”責任而出現的“不作為”現象,對破壞底線的行為及時“叫停”,對違反法紀的干部嚴肅查處,讓黨員干部和民營企業家做事更“硬氣”,干事有“膽氣”,政商交往有“底氣”。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構建“親”“清”的政商關系是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保障,只要政府明確界限,沉下身子做服務,民營企業家有責任有擔當,守住底線,二者做到“親”而不逾矩,“清”而不疏遠,共同發力,勢必能營造一個良性的政商“新生態”。(作者:楊钚涵)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