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市云州區,是全國黃花主要生產基地。全區種植黃花17萬畝,9萬畝進入盛產期,年產值達7億元,農民人均增收5000元,黃花成為當地群眾的“致富花”,黃花產業成就了鄉親們的富裕路。其成功的秘訣就在于政策扶持到位、規模效應突出、產業助推領航,讓群眾無后顧之憂,有種“花”激情,富沖鋒之情。
政策扶持變觀念。追求美好生活、實現家庭富裕、崇尚社會和諧,既是每個人的現實愿望,也是國家加強社會治理,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所向。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我們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和使命,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跨越。進入新時代,黨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施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脫貧減困計劃——脫貧攻堅,各級黨委政府立足當地實際制定富農興農的政策措施,把黨的意志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脫貧攻堅舉措,讓廣大群眾自覺自愿主動跟上國家發展建設步伐,從觀念的改變到實踐的發力,廣大農村地區再一次煥發生機和活力,農民群眾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闖出了屬于自己的致富道路。
規模效應見成效。一人富不算富,全部富才是富。在實施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我們既需要敢于第一個“吃螃蟹”的帶頭人,也鼓勵“擇善而從”的跟隨者,這樣才能以先進帶動后進,以先富引領后富,實現共同富裕。自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扶貧干部的帶領下,各地立足地域、氣候、市場等不同條件,大力發展種植、養殖、加工、旅游等產業,以前的“獨門絕活”不再“留一手”,過去的土特產如今成了搶手貨,形成了規模效應,創立了招牌品牌,“山味土貨”飛入尋常百姓家,特色美食進入大城市,美景美色營造網紅打卡地。不僅讓廣大消費者飽了口福、眼福,而且鼓足了農民群眾的錢袋子。
產業助推管長遠。沒有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發展農村經濟實施脫貧攻堅必須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較好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自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扶貧干部艱苦卓絕的努力下,積極走寬“企業+合社+農戶”的產業脫貧路子,既采取土地扭轉,規?;?、企業化、專業化生產經營的方式,又解決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既實現種養質量、數量的增加,又突出農產品的深加工制作,有效解決農民群眾的農產品賣難問題,實現增產增收;既實現農產品的規?;a,又走實走穩品牌化營銷路徑,有效助推農產品附加值提升,為農民長期創收增收提供可靠保證,為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可持續奠定堅實基礎,為接續鄉村振興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和條件。
產業興旺嘗甜頭,鄉村振興有盼頭。產業脫貧既要依靠黨的富農興農好政策,也要依靠廣大群眾的苦干實干加油干。只要我們堅定必勝信心,注重整合資源,放手發動群眾,產業脫貧鄉村振興的目標一定能如期實現。(作者:鄧福權 鄧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