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線上教學的扎實開展,每位教師根據自己專業特點,進行了諸多有效的網絡教學嘗試,不斷探索符合線上授課規律的教學模式,使原來緊張忙亂的線上課堂逐步轉變為現在井井有條、按部就班的在線教學氛圍,極大提升了學院線上課程的建設質量。
一、教師之反思——“精準在線教學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生在線學習,教師在線辦公,師生空間分離,教師不易監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更好的實施線上教學,保證教學質量,需要每位教師認真思考和研究。根據近一個月以來的線上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團隊交流,輔以學生反饋情況,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逐步形成了切實可行且值得推廣的“精準在線教學模式”。
(一)“碎-活-精-總”開放式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高質量教學的落腳點,既要為教師教學奠定基礎,也要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因此,教學設計一定要語言通俗易懂、條理清晰明了、任務精細準確。依據教學效果,經過教學團隊成員多次討論并實施,逐步形成“碎-活-精-總”式教學設計。
(1)碎。由于學生在家外在影響因素較多,故引入優質MOOC教學資源,必須重新剪輯視頻,構建“碎”片化知識點群落。講解一個概念、一個例題或者一個思想的教學視頻以3-5分鐘為宜,視頻或者講解時間不要過長。依托每個視頻,設置一個簡單的判斷或者選擇題。由于視頻時間短,知識量小,測試題簡單,學生可以迅速完成視頻并獲得測試獎勵,增強即時獲得感,形成迅速反復的正向激勵。
(2)活。注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采用比校園課堂授課更為豐富的交互式手段,讓線上課堂真正的“活”起來。例如,利用學習通設置搶答活動,獲得積分獎勵,使學生的手“活”動起來;利用學習通進行投票活動,形成觀點之爭,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利用釘釘直播連麥功能,學生講解例題,使師生之間的角色靈“活”起來。合理利用平臺的互動功能,應用激勵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而且能提醒同學們跟上教師的節奏,形成一種緊張感,同時也在活動中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
(3)精。由于課堂環節、活動的增多,會導致授課時間緊張,勢必要選擇課程內容的“精”華來講授。這就需要教師重新審視教學內容,分清主次,將教學設計精細化,梳理出“線上精講”“線上自主學習”“線下自主學習”“線下合作學習”等類型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為保證學習效果與課上講授實質等效,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約束學生,以便取得真實、可衡量的學習成效。講授課程內容的方式可以依據以下原則:重點難點知識可采用“線上精講”方式;較簡單的內容,提供視頻和測試題,要求同學“線下自主學習”;難度適中的重點知識采用“線上自主學習”;拔高例題的講解或者知識必要的延伸,采用“線下合作學習”方式,在課程答疑的時間可以稍微點化。通過對簡單知識的自學,增強差等生的自信心;通過拔高知識的探究促進自主學習,減小差等生的學習壓力,增強優等生的壓力感,催生出各類學生的求知欲望,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4)總。由于自成體系的知識塊被剪切成碎片化的知識點,可能會導致知識體系的破壞。為彌補這一缺陷,通過課堂“總”結來簡述知識框架,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明確前因后果,理清知識脈絡,鍛煉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二)“教-學-回-輔-評”立體式教學系統
教學環節通過教師講授、學生學習、學生反饋、教學輔導、教學評價五個環節循環往復、節節攀升,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立體式教學系統。
(1)教師“教”。教師為保證精準教學的各個環節,要通過恰當的教學方式來實施教學設計。
(2)學生“學”。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是否學到知識的真諦,領悟到學科思想的精華。
(3)師生“回”。借用控制論中“回授”的概念即“反饋”,師生之間的教學活動不是分開的,而是密切聯系的,因此教學“反饋”顯得至關重要。學生要將自己的學習進度、問題、領悟等等及時反饋給教師,才能達到良性溝通。
(4)教師“輔”。針對學生的反饋,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輔導”,比如對知識結構、概念的理解、例題或者作業的講解等等。
(5)師生“評”。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多元評價,達到以“評”促教、以“評”促學的目的。通過學習通平臺,跟蹤記錄學生學習的過程性數據、交互數據、結果數據等,教師依據各種數據作出量化分析;學生依據自身情況和學習境況作出自我評價;通過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和平時學習過程中的交流,學生之間進行生生互評。
(三)精準在線教學模式的具體實施
精準在線教學模式,為疫情期間的教學打開了一扇窗,讓教學與管理從無序走向精準,變廣種薄收的粗放教學走向精確分析的集約教學,有利于精準、有序、有效地推進學校線上教學與管理建設。
(1)通過前期的精準研訓,使教師掌握必要的理論基礎、探討摸索出精準教學的基本教學模式和應對方案。
(2)在精準教學備課的過程中,教師將教學資源重新整合、知識結構科學分解,形成知識點群落。針對知識點設定教學目標、教學方式、考評方式等等,為精準教學的實施打好基礎。
(3)精準在線教學活動的展開,使學生更加明確知識重難點,更加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練習、鞏固,通過平臺記錄教學過程,為過程性考核提供客觀、公正、完善的教學數據。
(4)精準輔導的及時進行,幫助學生深化知識理解,在交流中提升學生的認知、學習能力,促進教師優化課程教學模式。
精準備課、精準教學、精準輔導不是單向的,而是循環往復、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在動態循環的教學過程中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目的。
二、學生之反思——“高效在線學習模式”
疫情期間,在線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主要途徑,而真正實現在線高效學習困難頗多。在老師、學生和學校的共同努力下,學生們克服種種困難,逐漸適應線上教學,摸索出一套較合理的“高效在線學習模式”。
(一)在線學習影響因素的變化
(1)學習環境的變化。由學校的集體學習環境回到家庭中的個體學習環境,相比學校教育,教師對學生學習的控制性大大降低。
(2)上課方式的變化。由教師在教室中組織的教學變為教師在網絡上組織的教學,這就迫使教師將“教師教——學生學——師生互動交流”交叉滲透、互相交融的教學整體分解為三個相對獨立的環節分別進行。
(3)教學主體的變化。由教師主導的學生學習活動,轉向了學生個體主導的學習活動,這對學生的自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對自制力差的同學將形成一個很大的挑戰。
(4)學習手段的變化。由以板書為主,多媒體為輔的傳統課堂教學手段轉化為依靠網絡技術為主的先進教學方式,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師的技術熟練程度等等無一不影響線上學習的效果。
(二)線上學習存在的問題
(1)家庭人員較多,學習環境不佳,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質量。
(2)學習氛圍不夠濃厚,監管體系不夠完善,學生自制力不夠充分。
(3)教師和學生空間隔斷,師生交流、生生交流不太暢通。
(4)在家靜不下心,做事提不起勁,學習沒有動力。
(5)與電子產品“親密接觸”,與游戲娛樂“難舍難分”。
(三)適應變化,克服困難,構建高效在線學習模式
無論是線上學習還是線下學習,學生是整個學習的主體。因此,在總體的課程教學要求下,學生應根據自身的前期水平以及專業提升需求,合理制訂自己的具體課程學習目標,并通過獨立地分析、探索、實踐、研究、創造等方法來逐漸實現學習目標。同時,學習環境的變化,也對學生的傳統學習方法與學習品質提出了挑戰,既要求學生掌握多種學習技能和方法,又要求學生具備自我規劃、自我管理、自我監控、自我評價等能力,逐漸培養其自主學習乃至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
高效學習模式中主要包含三種形式:以“教師主導的學生線上學習”為核心輔以“自主線上學習”和“自主線下學習”。無論是哪種學習方式,學生都是核心,因此,要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理出在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同學討論、師生交流、教師直播、課上小測、課下作業、課后答疑等過程,促進學生吸收知識,攻克難點,培養學生刻苦鉆研和合作學習精神。通過自主總結小節內容、章節內容,將知識內化于心,自主構建知識結構,感受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三、督導之反思——“教、學互聯模式”
為保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保證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督導員張文良老師利用課余時間廣泛聽課、評課、與任課教師深入交談,共同探討更為合理的線上教、學模式。基于線上教學實際情況,提出要避免教與學的分離,建立“教、學互聯模式”,促進教學相長。
(1)線上教學初期學生上課手忙腳亂,跟不上教師節奏。
課前發放教學任務書,不要流于形式,要計劃到分鐘,明確指明用什么軟件,讓同學清楚上課流程,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
(2)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單一,沒有考慮到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學生的接受能力。
線上教學內容的安排,既要依據學校日常教學情況,更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和品格養成。不能為了減輕工作負擔,所有教學內容都一刀切,采用相同的教學方式,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靈活使用錄播、直播、自主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式。比如在《概率論》課程中,知識點“頻率”比較簡單,可以設置成課下自主學習,課上小測驗收的形式;知識點“加法公式”難度適中,可以采取學生課下自主學習,課上學生講解的形式;知識點“分布函數”較難,如果單純的錄播,學生理解不了,有必要加入教師直播講解、現場答疑、課后輔導等環節。
(3)在線教學時間教師講授或者觀看視頻時間較長,學生練習、互動較少。
在制作教學設計時,一定要重點關注每節課的學習“量”,避免出現多而難、少而簡,盡力做到少而精,知識點集中指向教學內容的核心,幫助學生對學科思想有所領悟。首先,切忌出現表面文章、沒有內涵、過于膚淺的現象,否則容易讓學生陷于教學內容零散、學科思維空缺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其次,要考慮師生的互動交流,教學語言的設計要有對話感,避免長時間獨白。最后,教師還要考慮利用講解環節進行問題分享,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少講多練鞏固知識。
(4)課上只能兼顧大多數同學的學習狀況,對特殊同學的關注度不夠。
教師要充分考慮班級學生的個體差異,微課制作要分層,達到促進不同思維層次學生進一步提升的目標。部分軟件雖有回看功能,但如果學生網絡狀況不好,回看視頻會比較卡頓,建議教師直播的同時,利用錄屏技術將課程按知識點錄屏,方便學生回看時查找知識點。在教學進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制定答疑輔導時間安排表,定期匯總學生的具體情況,鎖定班級后進生和優等生,盡可能在技術范圍內開展個別化教學,防止出現兩極分化現象。
作者簡介:
張若楠,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助教,所授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離散數學、高等數學等。近年來,主持參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教學改革項目多項。
王立斌,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講師,所授課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數學分析、高等代數、高等數學、運籌學、大學數學綜合訓練。現金融數學教研室主任,主持參與教改課題、課題研究多項。
張文良,河北金融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教授,所授課程: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原數學教研室主任,從教近30年,具有豐富的一線教學經驗,主持參與課題研究多項。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