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經濟金融 > 經濟大家談 > 正文

深刻把握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

提 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關系全局的重大判斷。深刻把握這一變化的全局性影響及其意義,對于準確把握我國發展的歷史方位,深刻認識新時代基本特征、主要任務、發展要求,推進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新時代最重要的特征

任何社會都是在矛盾運動中發展的,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各方面的發展都是矛盾運動的結果。其中,社會主要矛盾的運動牽一發而動全身,是一個時代的重要特征。

第一,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體現了新時代的新標志。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明確講到,“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生產力性質是劃分經濟時代的主要標志。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反映了人民需要的新期待,其深層的內在動因,就是時代對生產力發展提出了新要求。經過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化解這個制約因素,關鍵是要促進社會生產力的新躍升,大力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快轉向高質量發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發展新境界。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新時代的內在根據和重要標志。

第二,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揭示了新時代面臨的新挑戰。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提出了發展新要求,意味著新的挑戰。長期以來,我國經濟主要依靠低廉的要素成本和巨大的環境消耗實現高速增長,現在已經到了必須作出調整的時候。從全球產業鏈來看,我們處于“不上不下”的位置,面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關口,是不思進取繼續甘于全球產業鏈下游,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還是奮起直追向產業鏈更高端位置邁進,贏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是我們的根本性挑戰。黨的十九大作出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重大判斷,為我們清醒認識嚴峻的發展形勢和內外環境、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第三,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明確了新時代的新方位。這個新方位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闡述的“三個意味著”和“五個時代”,歸結起來就是,我們處于這樣一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時代節點:我們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完成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使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高高飄揚;我們要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為發展中國家拓展走向現代化的新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總之,這一轉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確定了新的時代任務。

社會主要矛盾轉化是關系全局的重大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系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這里,全局性表明這一變化是全面的、系統的、全方位的,歷史性表明這一變化是長期積累而形成的、根本性的、不可逆的。這一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產生深刻影響。

第一,這一變化要求全面調整經濟結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從經濟方面看,就是經濟結構落后于市場需求的發展。對此,必須進行經濟結構全面深刻調整。首先,產業結構要轉變,提升服務業的比重,使第三產業成為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其次,需求結構要轉變,降低依靠投資拉動增長的比重,提升消費拉動增長的比重,使國內需求成為增長的主動力;再次,收入結構要轉變,調整國民總收入的分布結構,增加居民收入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居民購買力;最后,發展動力要轉變,降低人力、資源投入推動經濟增長的比重和環境消耗,提升技術進步和內需推動經濟增長的比重,實現可持續增長。這些轉變具有全局性意義,將推動我國經濟的整體轉型升級。

第二,這一變化要求全面更新發展理念。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揭示了現階段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就是“不平衡不充分發展”。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抓住全面更新發展理念這個切入點。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實踐都是由發展理念來引領的。發展理念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方向和成效。“五大發展理念”是我們黨針對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正確認識和處理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要求,反映了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基本途徑。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要求,全面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

第三,這一變化要求全面提升發展目標。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目標就是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表明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要發生了重大變化,指向了“美好生活需要”這一更高標準。要達到這個更高標準,就要全面提升發展要求和目標,更好呼應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在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時,更加關注人民群眾在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其他方面的需要,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不斷創造和發展“美好生活”的內容。

第四,這一變化要求全面拓展世界眼光。正確把握國際國內大局,以寬廣的眼界觀察世界,是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提出的要求,也是根據我國現代化建設規律提出的要求。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條件下,世界各國聯系日益緊密而深刻。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影響不會局限于國內,還會延伸于國際。我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將引起世界經濟結構和產業鏈的調整,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蓬勃興起,也將對我國產生持續的巨大影響。對此,我們必須全面拓展世界眼光,自覺適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牢牢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機遇,更加自覺地邁向全球價值鏈更高端的位置,轉向全球經濟貿易體系中更有優勢的位置,順應時代發展的大趨勢。

第五,這一變化要求全面變革治理方式。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也凸顯了加快國家治理體系變革的緊迫性。面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面對當今世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要實現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就必須加快提高解決社會矛盾的能力和水平。毛澤東同志指出:“對于矛盾的各種不平衡情況的研究,對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為革命政黨正確地決定其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戰略戰術方針的重要方法之一。”從黨的歷史來看,國家和社會的治理,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制定,都離不開對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分析和深刻把握。我們必須適應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加快完善更好處理社會矛盾的治理體系,把加強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建設同提高國家治理水平有機統一起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邁上新臺階。

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判斷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黨的十九大作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判斷,是一個完整系統的論述,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有著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深化了對社會主要矛盾“變”與“沒有變”辯證關系的認識。把握社會主要矛盾的新變化,關鍵是要把握“變”與“沒有變”的關系。黨的十九大報告在指出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變的同時,特別強調了兩個“沒有變”。就是說,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前后兩個“社會主要矛盾”不是對立的,也不能割裂開來。但同時,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又確實發生了重大變化,而且是帶有飛躍性的質變,是對各方面產生全局性影響的變化。這一變化之“新”,在于它是層級性的變化,從人民需要的一般水平邁向更高水平,從物質生產擴充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領域,矛盾的指向和力度都發生了變化。正確把握這個變化,在實踐上就必須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決不動搖,扭住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決不放松,同時把著力點放在發展更高水平的生產力上,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大力增強創新能力。

第二,深化了對社會主要矛盾中“需要”與“供給”辯證關系的認識。社會主要矛盾始終是依據人民需要與供給的關系確立的。在過去很長一個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都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是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正確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需求和社會生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過去的物質短缺時代,供給是主導方面,需求是被動方面,有供給就有需求。現在生產能力已經極大提高,物質財富已經得到極大豐富,一般需求已經飽和,人民群眾要求更高質量、更為豐富、更加個性化的供給。由供給決定需求的階段發展到需求決定供給的階段。這種新變化,要求我們從供求關系的根本變革上認識社會主要矛盾,在實踐上要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第三,深化了對社會主要矛盾發展的“平衡”與“不平衡”辯證關系的認識。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揭示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是當前我國的突出問題。社會主義發展客觀上要求全面和平衡。鄧小平同志說過,搞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光有經濟建設一手搞得好還不行,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僅要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著力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要矛盾,必須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實踐上要統籌兼顧、注重平衡、補齊短板,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長期存在的問題,促進城鄉、區域、沿海和中西部協調發展,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不斷形成平衡發展結構,增強發展后勁,提升發展的整體效能,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第四,深化了對“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辯證關系的認識。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在國際環境更加復雜的形勢下出現的,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要矛盾,必須充分考慮外部因素特別是防范各種風險。鄧小平同志強調,搞現代化建設要有世界眼光,要注意世界各國的發展,瞄準世界前沿,注意風險挑戰。我們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發展使國內矛盾和國際矛盾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各種復雜矛盾長期存在,國際上種種不可測因素的頻繁出現,都可以使矛盾迅速放大許多倍,產生巨大的破壞性,決不可以掉以輕心。對此,需把握國內外矛盾,注重統籌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在實踐上正確處理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的關系,把握機遇、趨利避害,妥善應對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決不讓各種干擾影響我國的改革發展。

第五,深化了對“矛盾局部”與“矛盾全局”的辯證關系的認識。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領域越來越廣,層次越來越多,關聯越來越緊密。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的影響,不僅涉及單個領域和方面,更會涉及全局性趨勢性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單一孤立地觀察事物,準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這就要求我們在認識和處理社會主要矛盾時,堅持用系統的、普遍聯系的觀點和方法推動對矛盾的認識和處理。只有這樣,才能總攬社會矛盾全局,協調各方矛盾的解決。否則,就可能因為抓住一點不及其余,似乎解決了一個矛盾,實際上帶來更多矛盾的激化,造成經濟社會的混亂。把握社會矛盾全局,就要做到“兩個維護”,跳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擺脫局部利益、部門利益和地區利益的束縛與羈絆,真正從黨的利益、國家整體利益、人民長遠利益出發開展工作、推動發展。

(作者系四川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名譽院長、經濟日報社原副總編輯。本文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委托課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階段性特征和發展規律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王馳]
標簽: 社會主要矛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www视频 | 美国毛片在线观看 | 视频偷拍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三 |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剧情第一页 | 欧美日韩第一页 | 国产娱乐凹凸视觉盛宴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 国产视频二区 | 国产1页 | 亚洲青草视频 | 日韩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在线专区 | 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黄色成人在线观看 | 久久不射网 | 欧美骚b| 国产末成年女噜噜片 | 在线精品自拍 | 人妖videos人妖xxxx | 免费国产好深啊好涨好硬视频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一二三四 | 91极品视频在线观看 | 男女无遮挡边做边吃视频免费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国模大胆 | 天堂亚洲国产日韩在线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国产免费啪啪 | 寡妇一级a毛片免费播放 |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 91美女视频在线 | 国产成人+亚洲欧洲 | 午夜视频网址 | 女人黄色大片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