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兒童安全座椅立法該提速了
在父母眼里,安全是一條不可退讓的底線,尤其在出行過程中,交通安全最重要。據《法制日報》報道,專家認為道路交通傷害不是意外,而是一種可以預防的流行病傷害,通過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以減少54%至70%的死亡率。但實際情況仍然不容樂觀,目前仍有不少家長以各式各樣的理由拒絕使用安全座椅,“叫好不叫座”成為兒童安全座椅的新窘境。
多個統計口徑得出的結論均顯示:安全座椅能有效保障兒童乘車安全,最大程度減少傷亡率,但現實是兒童座椅知曉率、使用率都很低,兒童傷亡率高居不下,交通事故傷害已成我國兒童傷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數據令人觸目驚心。在私家車開進尋常百姓家的時代,如何提高兒童安全座椅的“上座率”,已成為事關大局、刻不容緩的社會課題。
兒童安全座椅為何“叫好不叫座”?關鍵原因是家長安全意識薄弱,特別是對兒童乘車安全的認知不到位,甚至存在致命誤區。比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兒童交通安全藍皮書2018》顯示,兒童乘車出行的最主要方式是由家長抱著孩子坐后排,占比達到了55.23%。本就沒打算買、買了不安裝、安裝不使用——這是很多家長對待兒童安全座椅的態度。
近年來,將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納入全國性法規的呼聲日漸高漲。目前,世界上已有90多個國家通過立法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立法后這些國家的兒童乘車傷害案例大幅下降。而我國現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沒有專門針對兒童道路交通安全的相關規定,明顯跟不上形勢發展,亟待補充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等相關條款。
目前看,立法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時機已到,條件基本成熟。一方面,全國已有內蒙古、四川、山東、海南、上海、深圳等地區出臺地方法規,要求四周歲以下兒童乘車出行時應當配備并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其中上海、深圳兩地還出臺了懲罰性措施,為全國立法提供了經驗借鑒;另一方面,自2015年9月1日起,我國對兒童安全座椅進行強制認證(即3C認證),未獲認證的產品不得出廠、銷售、使用,產品質量有了制度保障,市場參差不齊的問題也有了較大改觀,為全國立法創造了條件。
事實上,全國立法的最大障礙,恰恰是家長安全意識薄弱,對安全座椅不認可、不了解。這種情況下,出臺強制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的全國性法規,可以有效提高兒童安全座椅使用率,降低不使用安全座椅所造成的道路交通損傷。從上海、深圳等地的實踐看,地方立法對兒童安全座椅的配備率提升顯著。此外,全國統一立法本身就是普及交通安全常識、提升家長安全意識的重要途徑之一。
當然,全國統一立法后,執法難題不容忽視,但不宜過于夸大具體執法的難度,過于糾結如何查處的問題,通過加大宣傳力度、提高違法成本、創新執法方式等途徑,可以彌補執法短板。
總之,盡快立法是目前破解兒童安全座椅“叫好不叫座”難題的最有效手段,立法機關應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本著兒童權益最大化、優先化的原則,加快立法進程,為孩子出行安全撐起“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