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9月20日訊 新時代如何讓流動黨員“守初心、擔使命”,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時刻不忘自己對黨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按照“找差距、抓落實”要求,深入推動“黨建領航工程”夯基固本計劃,通過實施“五三工作法”,積極探索解決流動黨員教育管理五大難題,讓流動黨員有家有責有為。
針對“身份難明確”問題,開展“三找”活動讓黨員身份不隱形。一是組織找黨員。針對個別黨員無聯系電話、無詳細地址等情況,協調公安、教育、民政、人社、衛健、市監、稅務等部門,通過“戶籍學籍復退計生系統核、社保醫保低保就業平臺找、房產經營納稅線索尋”等多途徑多方式尋找,并及時幫助辦理組織關系接轉手續。二是黨員找組織。向轄區內的非公有制企業、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建筑工地、行業協會等張貼發放“紅色家書”2000余份,公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的聯系電話,引導“隱形黨員”“口袋黨員”主動亮身份與黨組織聯系。三是黨員找黨員。發動全體黨員幫助查找身邊黨員,通過老鄉找老鄉、同事找同事、朋友找朋友等方式,對生活的鄰居,工作的同事,相識的朋友,是黨員的,及時給予引導。同時,派出72名黨建指導員全面覆蓋132個兩新黨組織,送黨建政策進企業、進廠房,鼓勵“隱形黨員”先辦理流動黨員證,享受原籍和企業“雙重”待遇,消除回歸組織的后顧之憂。2017年以來,全區共查找隱形黨員294人、失聯黨員161人。
針對“去向難掌握”問題,建立“三聯”機制讓黨員離鄉不不離黨。一是定人聯系。要求每名流動黨員外出務工前,主動到所在黨組織登記報告,并領取《流動黨員活動證》,黨組織主要負責人親自談話,并明確一名支委委員為結對聯系人。二是定時聯系。流動黨員到達務工地后,及時向結對聯系人提供電話、地址、職業等信息。結對聯系人每月至少同流動黨員聯系一次。三是“雙訪”聯系。一方面與流動黨員本人開展“家訪”,節假日上門談心談話了解情況;另一方面與流入地黨組織開展 “電訪”“信訪”,了解黨員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各支部收集“三聯”信息,建立好全區538名流動黨員的“六清”管理臺賬,即個人信息清、家庭情況清、流動地點清、從業情況清、聯系方式清、參加組織生活情況清。
針對“管理難到位”問題,采取“三建”措施讓黨員流動不流浪。一是建組織。認真做好在兩新組織中成立黨組織工作,減少空白點,使流動黨員無論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家”。2017年以來,全區新建兩新組織黨委1個,黨支部54個,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的黨組織覆蓋率分別提升到91.7%、90.2%。同時還在9個流動黨員較多的村社區建立了單獨的流動黨員支部。二是建陣地。雨湖區2017年新建了黨群活動服務中心,為流動黨員開展活動建立了根據地,并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每年投入200萬元幫助兩新組織建好“黨員之家”。三是建制度。制定完善流動黨員積分考核制度,按照外出登記、持證流動、定期匯報、交納黨費、日常學習、發揮作用等內容實施考核督促、量化打分,年終公布考核結果,增強流動黨員的黨員意識,加強組織觀念。如萬樓街道結合實際設計《流動黨員先鋒模范指數考評標準》;云塘街道制定《流動黨員考核細則》,將每月完成學習心得情況、關注回應黨組織活動情況、過年參加黨員回家見面座談會情況等納入考評范疇。
針對“服務難落實”問題,推行“三送”活動讓黨員務工不誤事。一是圓夢心愿送溫暖。通過向流動黨員征集、在家黨員認領的“微心愿”方式,開展“一對一”“一對多”服務,如砂子嶺社區為流動黨員進行遠程心理健康咨詢,南盤嶺社區開展“關愛老人呵護兒童”志愿服務活動,讓留守家屬不孤單,讓離家黨員不掛心。二是指尖課堂送學習。依托“學習強國”“紅星云”“紅土地--湘潭組工”等手機平臺以及流動黨員QQ群、微信群等,讓流動黨員隨時接受教育,實現異地互動。如繁城社區要求流動黨員每月在“黨員之家微信群”發表一篇150字左右的學習體會,流動黨員支部書記黃圣培堅持發表一篇點評一篇,黨員郭暢住院時一邊打吊針還一邊寫學習體會。三是引鳳歸巢送扶持。經常利用“兩群”提供就業崗位和致富信息等服務,并在招商引資、個人發展等方面提供綠色通道、優惠政策,鼓勵流動黨員帶著資金、技術、經驗和才能回鄉創業。流動黨員楊鵑語、楊澤棟姐弟回潭創業,在市、區、鄉支持幫助下,取得了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和10萬元的青年創業扶持資金,創辦了湘潭市錦德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接管了長城鄉敬老院,開啟了雨湖區養老機構“公建民營”之路。區委兩新工委選派黨建指導員幫助公司成立黨支部,以黨員帶動護理員,以微笑服務守正初心,以養老護老踐行使命,養老服務工作獲得了省市民政系統領導的高度評價。支部書記楊鵑語還被評為全市兩新組織優秀共產黨員。
針對“作用難發揮”問題,突出“三抓”工作讓黨員在外不忘家。一是抓設崗定責。將熱心公益事業的流入黨員納入支部黨員設崗定責范疇,讓其擔當政策宣傳員、文明監督員、糾紛調解員等,同時設立招商引資崗、致富信息崗、商品流通崗、勞務輸出崗、技術指導崗、獻計獻策崗等,讓流出黨員結合自身特點和意愿,認領崗位,成為致富政策的傳播者、創業就業的領航者、服務群眾的奉獻者,通過雙向設崗定責,使流動黨員有責有為,盡顯其能。如流動黨員范先禮、張攀在華銀大酒店工作,加入了華銀應急搶險隊。今年7月9、10日,十萬垅大堤多處出現管涌,他們第一時間就扛起沙袋去圍堰封堵管涌口,一次又一次挺立在最危險的堤段,揮灑著豆大的汗水鑄就了鋼鐵堤壩,用實際行動來書寫共產黨員“人在堤在”的誓言。二是抓重要時節。利用春節、端午、中秋等集中返鄉時機,組織座談會聽取他們關于家鄉發展規劃、招商引資、美麗鄉村建設、精準扶貧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充分發揮他們信息面廣、致富思路寬、創業模式新的優勢,把家鄉的優勢資源帶出去,把發達地區的資金、技術、項目等帶回來。三是抓典型推介。各黨委每年“七·一”表彰活動中,對優秀流動黨員和黨務工作者進行表彰。今年雨湖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8周年大會,對繁城社區流動黨員支部書記黃圣培進行了表彰,同時還把姜畬鎮聯映村曾經的流動黨員郭世波返鄉創業帶領本地村民發家致富的故事以微黨課的形式進行了推介,以典型宣傳的方式,激勵更多的流動黨員發揮作用。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