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剛剛建成開放的三河六岸公園先導區,南起文昌東路,北到金灣路,金灣河、芒稻河、新通揚運河三條河在此交匯,岸線長約1公里,面積約20萬平方米,公園自北向南分別建設藝術西岸、都市田園、揚帆新城、樂活水岸和田園水居五個板塊,與河對岸的江都三河六岸公園遙遙相對、交相輝映。
一路有田園、有風景,還有藝術長廊、游樂項目,這是江蘇省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追求“綠色與風景美美與共、項目與生態氣質相投”的寫照。揚州生態科技新城黨工委書記楊蓉說,建好一座新城,如同繪就一幅工筆畫。“在七河八島區域搞建設、做開發,我們的理念是科技新城要精雕細琢,生態天堂要倍加呵護。”
時光回到兩年前。三河六岸公園地段還是一片荒地,沿河一些船廠、砂石廠,不但臟亂差,還存在孩子溺水的安全隱患。如今在公園里,年長者跳起廣場舞、年輕人沿河跑步、孩子們嬉戲玩耍,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活動空間。
近年來,生態科技新城花大氣力清除生態畫卷上的“涂鴉”,上千噸的塑料垃圾被清理,500多農戶被遷安,200多家廢舊回收點、小商販被“請走”,大大小小40個工廠或遷址或停辦,先后投入10多億元,全面整治轄區200多條河道。廖家溝城市中央公園、三河六岸公園先導區先后建成開放,廖家溝—夾江—芒稻河13公里綠道沿線綠化及重要節點景觀提升全部完成。
如今,站在萬福橋塔頂向南眺望,一幅堪稱生態示范的城市公園畫卷已經鋪開,穿插其中的路網、穿境而過的連淮揚鎮鐵路、正在建設的高鐵站像是一道道遒勁的走筆,讓這幅新城畫卷“剛柔并濟”。
據悉,依托連淮揚鎮鐵路揚州東站,規劃建設中的揚州東部綜合客運樞紐,是市區面積最大、功能最全、最重要的交通樞紐。而以東部綜合客運樞紐為圓心的周邊城市道路也在進一步完善,10多條道路規劃建設。目前,站西路、站北路、韓萬河東路一期、站東路二期、夏橋路一期、韓許河路一期等7條道路分批次推進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隨著公園的陸續開放,路網的逐漸完善,生態科技新城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也給新城人遴選項目、擇優選資增添了“底氣”。“有煙囪的不要,有噪音的不要,特耗電的不要,拼勞力的不要。”生態科技新城規建局局長韓青用一連串形象的說法,闡釋了新城人的“項目觀”和“建設觀”,新城接納的是“含綠的投資”“帶大腦的企業”以及“讓孩子和年輕人歡笑的項目”。
如今,來過生態科技新城的人會發現,在廖家溝東側,揚州樂園、馬可波羅花世界、1912小鎮、海洋館、賽馬場、大運河深潛基地、沙排公園拔地而起,哈工大機器人(揚州)科創中心已經揭牌,文昌路軸線旁的揚州軟件園掩映在綠樹叢中,顯得特別協調。
“下半年,新城還將啟動建設擁有近1000套房源的高端人才公寓項目,并加快高鐵站周邊三個地塊綜合開發,為‘高鐵新城’片區產業發展提供更完善的配套。”生態科技新城規建局副主任科員李嘉說,預計到2019年年底,新城核心區科創產業將新增開票2億元、就業超1000人。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