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上海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魏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關鍵在體制創新,核心是人。隨著社會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們渴望“更有序、更安全、更和諧”。這對新時代的社會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引領社會主流價值、疏導社會心理、規范社會行為、協調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批判錯誤思潮等功能。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育人民群眾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凝聚力和包容性。
第一,凝聚共同力量。
通過加強系統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的有效互動育人模式,可以凝聚共同力量,減少社會治理的難度。
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作為意識形態“生命線”,可以多渠道、多路徑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穩定器”“助力器”的作用,進一步提升社會整體文明程度。
第二,引領社會風尚。
通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理論自信、加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話語魅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素養,可以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更好地肩負起引導社會良好風尚的責任。
第三,激發創新動力。
在推進社會治理的過程中,有必要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由淺入深、由近及遠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樹立社會創新人才典型。用典型的力量教育人、影響人、激勵人,激發和引導社會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思想層次的人,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
建立健全社會宣傳網絡。例如,可發揮互聯網傳播的優勢,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進一步激發大眾的創新熱情。
第四,化解社會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要通過體制與制度的合力建設,來實現化解社會矛盾的作用。
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治理的有機結合,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改進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方法和實施機制,不斷總結經驗、提煉方法。
需要提醒的是,在社會治理的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文章上,而要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把握社會輿情、摸清群眾思想動態。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