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蘆濤(戴肩章者)在對乘客病人施救
2019年7月1日晚,由西安開往喀什的K169次客列上,一名女性乘客突發疾病昏迷不醒,直至休克。緊急時刻,中國石化西北油田一名倒班采油工人,憑借工作中掌握的“心肺復蘇”技能,成功救助休克少女。
7月1日夜幕降臨后,K169次客列正從甘肅境內柳園站駛入到新疆境內。21點25分鐘的時候,列車廂里突然廣播,7號臥鋪車廂有一名女孩不省人事,需要醫務人員前來救助。
這時,在臥鋪15號車廂內的蘆濤,由于被乘務員委派為臨時“治安聯防”員,對廣播信息較為敏感,立即跑往7號車廂進行查看。
到現場后,蘆濤發現病人渾身抽搐,雙拳緊握,臉色煞白,口吐白沫。危機之中,蘆濤利用工作中學習的施救步驟,通過呼喊、觸摸頸動脈等方式,判斷病人意識狀態。
隨后在乘務人員的幫助下,將病人移至通風、平坦處,繼續施救。經過掐人中無效后,蘆濤果斷采取工作中學習的“心肺復蘇”技能,進行胸外心臟按壓,以每分鐘100—120次的頻率按壓30次,配以2次人工吹氣。操作兩個循環結束后,病人面部漸有血色,開始恢復意識。
不知不覺23點多,火車到達哈密站,就此等候的“120”救護車醫療人員上車給與量血壓等檢查,并補充適量的葡萄糖,病人情況逐漸好轉。
現場醫生診斷病人為“急性癲癇”發病,對蘆濤采取的及時、合理的救助措施給予高度認可和評價。
午夜時分,列車疾馳在南疆大地,病人的病情穩定下來,也使現場的人心里的一塊石頭放了下來。
列車長袁小龍根據車票信息和了解得知,蘆濤是從中原油田濮東采油廠前往西北油田采油一廠倒班隊伍中的一名采油工人,也是一名共產黨員,工作中參加過“現場救助”和“心肺復蘇”技能培訓,同時持有“紅十字會救護員”證書。而女孩是一名21歲的維吾爾族在校實習生,在返回喀什家鄉途中突發疾病,幸好得以及時救護。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