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席卷我國教育的新一輪課程改革,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于教育的深度思考。課堂已變成教育改革的主戰場,“向教育要未來,向課堂要質量”的呼聲日益強烈、愈加緊迫。多年來,我校以學習方式與教學模式的角色反轉與變革為突破口,不斷探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打造學?,F代化優質教育品牌。
圍繞學習方式的反轉與變革
自2001年全國啟動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我國課堂教學改革經歷了一系列探索與實踐的過程,為優質高效課堂注入了活力。但是,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推進,課堂教學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真正改變教與學的關系,凸顯學的地位和作用,賦予學生權利和責任,激發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這是新時代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2012年,源自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名科學教師提出的“翻轉課堂”作為教育熱詞,引起了廣大課堂教學改革者的關注。其核心理念就是從“以教師為中心”“翻轉”到“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圍繞學習方式的反轉與變革,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學習。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報告中提到全球方興未艾的6種教學法中,“翻轉課堂”作為混合學習的一種也位列其中。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高宇軍校長
正是基于這樣的課堂改革理念,我校積極打破傳統課堂的學習方式,力求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踐,堅守以人的發展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實現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往、學會表達、學會閱讀等多方面素養和能力,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更多實際獲得感。為此,我們圍繞學習方式的反轉與變革,通過創新“翻轉課堂”教學實踐,從學習中借鑒、從借鑒中學習。在我們的精心設計下,“翻轉課堂”在學校逐步推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有力地推動了個性化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中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將師生關系轉變為一種平等對話型關系,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推動者和促進者。自2016年起,設置初高中8個實驗班,語數外理化生史地政各科每周翻轉1節。經過近兩年的翻轉實驗、摸索、改進,至2018年9月,全校完成了全部六個年級21個翻轉實驗班的所有學科的翻轉教學,各學科由每周翻轉一節課到每節課都翻轉,翻轉規模和力度都在循序漸進擴大。
“翻轉課堂”給教學帶來的改變不僅是技術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讓教育有了人的維度,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真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個性化需求,真正將學生作為教學過程的主體。而這些,恰恰是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相對不足的。在“翻轉課堂”的探索中,我們正是基于學習方式的變革讓改變發生,讓奇跡在教室中萌芽,教與學的關系在“翻轉”中得到完美呈現。
立足教學模式反轉與變革
迎合新時代發展潮流,我們立足教學模式反轉與變革,依據“翻轉課堂”的重要特征,不斷引進先進信息技術,作為學習方式變革的有力支撐,極大提升了課堂的知識密度和教學容量。平板電腦、搶答器、VR技術、AR技術的引入,手持圖形計算器,課后作業平臺的應用,智慧筆的使用,實驗學科先進技術的引入,如物理力學實驗室、地理實驗室、數學實驗室的投入使用,各種傳感器的廣泛應用等,極大豐富了教學手段。
2017年9月以來,翻轉實驗班開始使用“翻轉教學網絡平臺”,把主要學科(如語數外)的周翻轉課時提升至2節,并啟動了“33云學堂”網上預學模式,一個在“互聯網+技術”支撐下的預學方式水到渠成。經過 “翻轉課堂”核心組成員深入討論形成的具有二十二中特色的翻轉預學案和學案,使教師在實施翻轉教學過程中有了抓手,極大推動了翻轉教學的深度實施。
學習,是為了更好變革。學校定期召開翻轉實驗班教師培訓會,邀請專家到校為老師培訓,組織教師學習和應用新技術,同時發動學生參與到新技術應用與研發中來。學校還開展翻轉教師的“師徒結對”,并制定了《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翻轉教師師徒工作職責》,讓有經驗的翻轉教師對剛開始進行翻轉教學的教師進行“一對一”的經驗傳授。同時,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構建課題交流平臺。
教育就是為更好地提升人的能力和品質,成就精彩人生。聚焦“翻轉課堂”,我們有義務、有責任讓課堂翻出成效,翻出高效,進而鍛造學校教育品牌。
彰顯課堂教學改革的育人價值
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試驗以來,我校師生已讓改變悄然發生,創造不一樣課堂的同時,也在創造著新的自己,創造著不一樣的二十二中。
一方面,我校老師們從不認知到深刻認同,努力將先進的教育思想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將自己的教學行為升華為自我教育教學特色。并且,教師的教學角色隨之發生了反轉與變革,從“教師教什么”到“學生學什么”的轉變,即轉變已形成習慣了的傳統理念,把學生視作網絡空間和現實課堂協作交流、互動探究和解決問題等學習活動的主體,從知識傳遞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導師,真正關注到每個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經過近三年的學習、研討和實踐,以“雙主體走七步”為核心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我校全面實施,掀開了教與學的改革新篇章。據初步統計,三年來,我校制作翻轉課堂微課1200余節,翻轉課4400余節,其中研究課、展示課和示范課多達260余節。發表翻轉課堂教學相關論文30余篇、編寫翻轉教學成果集《翻轉實踐與反思》一部。與此同時,我們還以信息技術為載體,開設了高效閱讀課程。2017年8月,我校開始對初三、高三年級所有學生開展為期五天的高效閱讀課程培訓,2018年3月,在初二年級的前四個班級開設一個學期的高效閱讀課程,2018年8月,在高一年級所有班級推廣設立高效閱讀課程,這樣逐步成為我校的特色課程。
另一方面,我校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得到顯著增強,逐步由“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在課堂上,教師不再占用課堂的時間來講授信息,而是學生在課前完成自主學習,他們可以看視頻講座、聽播客、閱讀功能增強的電子書,還能在網絡上與別的同學討論,能在任何時候去查閱需要的材料。教師也能有更多的時間與每個人交流。在課后,學生自主規劃學習內容、學習節奏、風格和呈現知識的方式,教師則采用講授法和協作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和促成他們的個性化學習,其目標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實踐獲得更真實的學習。“翻轉”成為教師千方百計促成學生內化的課堂,學生的自主學習、善于溝通、注重合作等能力,以及決策性、批判性、創新性、系統性等思維都得到了顯著提高,在“翻轉課堂”中追求自我人生價值和意義。
“翻轉課堂”,賦予變革的力量。在未來的教育征程中,我們會繼續深入貫徹落實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強化責任擔當,攻堅克難,以“翻轉課堂”撬動學習方式與教學模式的角色反轉與變革為育人途徑,更深入系統地進行研究和創新,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都可以更好地得到滿足,呈現出一幅學生幸福成長和個性化學習的“合意”育人愿景。
(作者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校長)
【本文系全國教育信息技術研究2017年度重點課題《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應用研究》(課題編號:171120005)研究成果】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