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數青年學生對中美貿易摩擦關注度高,肯定黨和政府對內外形勢的基本判斷,相信中國力量,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但也有不少青年的認識不全面、不準確。各高校要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加強輿情管控,做好正面引導,抵御、防止各種歪理邪說對青年學生的蠱惑。
【關鍵詞】貿易摩擦 青年學生 輿論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中美貿易戰是一段時間以來社會各界關注的輿論焦點。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青年既擁有廣闊發展空間,也承載著偉大時代使命。考察他們對于中美貿易戰的基本態度,對于更好地了解、引導青年學生思想動態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為此,筆者參與的課題組對全國東部、南部、西部、中部、東北地區的983所高校、高職高專、高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提出數據偏差,共收集有效樣本5267份,在對問卷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以下分析結論。
青年學生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關注度高,大部分學生相信中國力量
青年學生對中美貿易摩擦的關注度高、參與度高。對于中美貿易戰,僅有個別學生表示對此“不關注,事不關己”,而絕大多數學生則表示關注或高度關注。同時,多數青年關注中美貿易戰的進展,經常在朋友中參加討論,以客觀公正的立場分析問題。此外,大部分青年學生認為,面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我國政府采取的措施非常有效,能夠保證中國人民的利益;相信黨和政府對內外形勢的基本判斷,相信中國力量,對國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但也有不少青年對中美貿易戰的認知不全面、不準確。絕大多數青年認為,中美貿易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也有一些青年更多關注個人利益。多數青年對貿易戰的長遠后果無法判斷,認為從中美貿易摩擦升級為貿易戰以來,中國政府采取的措施效果還需要觀察;一些青年表示,中美貿易戰對個人生活目前沒有影響,以后很難講。絕大多數青年認識到網絡輿情的重要性并主張對錯誤言論加強管控,還有一些學生認為,貿易戰產生不同聲音是正常網絡輿情,不必過于擔心。青年對中美貿易戰認識的分化,說明加強對青年學生的引導十分有必要。
加強輿情管控,做好正面引導,引導青年認清發展大勢
匯聚正面輿論。要向青年闡述清楚,貿易戰是由美國挑起的,中國不是策動者。要牢牢把握輿論話語權,把握好貿易戰輿論引導的時、度、效,注意從戰略和戰術上引導青年學生認識貿易戰的長期性和復雜性。戰略上注重守正篤實,久久為功,防止滋生“速決論”。緊緊抓住改革與開放兩大利器打好持久戰,保持好戰略定力,從長遠眼光去考慮國際戰略競爭。戰術上要增強發展信心,防止“失敗論”擴散。
加強輿情管控。要重視對手機移動終端、網絡“大V”、熱點話題的輿情監控和引導,政府要加大投入,積極開發和投放適應青年特點的主流價值觀APP軟件、微信公眾號等。要駁斥、消解負能量輿論,鞏固、擴大青年學生的輿論陣地,引導青年既不妄自菲薄,又不妄自尊大。
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招,也是提高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一招,這是堅定青年信心的重要前提。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馬丁·雅克認為,中國夢概念的提出,使“今天的中國站在新的高度,有了仰望星空的夢想空間,追求的目標自然發生了變化”。要提高青年學生的獲得感,從飲食、住宿、衛生、安全等方面最大程度地滿足青年學生的現實需求,最大程度消除青年的焦慮情緒,增強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
引導青年學生認清中美貿易戰的形勢和趨勢,向學生清晰傳遞正面信息。中美貿易戰短期內雖然給中國帶來一些壓力,但同時也帶來了技術創新和經濟轉型的機會,中國必定能夠打好打贏這場持久戰。
堅守意識形態陣地,加強對青年的愛國主義教育
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教育部門要以中美貿易戰為契機,將青年學生的學習生活與《關于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通知》精神有機結合,扎實推進、注重效果,激發青年奮斗激情,引導其扎根人民、奉獻國家。
推進愛國主義教育日常化、生活化、網絡化、情景化。通過網絡、移動終端、情景滲透等方式,緊緊圍繞青年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有針對性和說服力的解答,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選樹先進典型,加大對科技成就和科學家感人事跡的宣傳力度。鼓勵青年學生學習科學界前輩勇于創新、愛國奉獻的精神,把創新的熱情、求實的態度和真摯的家國情懷結合起來,培養青年學生成為“又紅又專”的高素質人才。
增強憂患意識教育。增強青年學生推動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國的緊迫感。增強青年學生的憂患意識,使他們清醒地意識到,當前中國雖然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一些關鍵裝備、核心技術、高端產品還存在受制于人的問題。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只有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實現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
有效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入耳入腦入心工作。不分專業和學歷,厚植愛國主義的理論支撐,提升馬克思主義說服力;廣泛開展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閱讀、解讀、導讀、領讀、接讀活動;注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教材、入課堂、入講壇、入論壇、入論文、入作業、入考試;廣泛利用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瞻仰、宣誓、重走等活動。各高校要堅守意識形態陣地,抵御、防止各種歪理邪說對青年學生的蠱惑。
加強黨團群一體化政治鏈條建設,形成輿論同心同向局面
要注意做好黨團群政治鏈條的組織體系建設,加強基層黨組織組織力建設,提高基層黨組織號召力。延安時期,中共中央出臺的《中央關于深入群眾工作的決定》指出,黨的支部,必須以群眾工作為基本工作,每一支部必須變成每一個鄉村每一個市鎮所有群眾的核心,變成一切群眾運動一切群眾斗爭的宣傳者組織者和領導者。這種做法,今天仍然具有啟發意義。
做好輿論載體的政治鏈條建設,清除主流輿論覆蓋的盲區和盲點,在全社會形成“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群有呼應”的良好氛圍,形成對中美貿易戰的輿論同心同向、宣傳同聲同音局面。
做好教育培訓的政治鏈條建設,小切口大縱深,黨組織勇于帶頭、共青團積極跟進,統籌廣大群眾參與黨組織預設的教育培訓計劃。充分借助“三下鄉”、精準扶貧等惠民工程,做實民生工作,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有效應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科學發展是解決中國問題的鑰匙,也是主導青年群體社會心理的關鍵。
(作者為中央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注:本文系中央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課題編號:2017YZD04)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①金燦榮、馬丁·雅克等:《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呼喚嶄新敘事》,觀察者網,2017年10月20日。
②《中央組織部 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的通知〉》,新華網,2018年7月31日。
責編/趙橙涔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