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生態和發展經濟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矛盾體,而是可以協調發展的辯證統一體,二者是一不是二。良好的生態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資源和環境;而綠色健康的經濟發展方式可以為保護環境提供物質保障。
回顧歷史的足跡,我們對這二者的辯證關系曾有過模糊的認識。一些地方在不科學的發展觀指引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忽略了對環境承載能力的考慮,不惜用綠水青山去換金山銀山。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身邊的森林、土壤、水源、空氣卻變差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歷史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也是我們為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所應承擔起的責任。
如今,全國各地都在努力實踐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的理念在萬千百姓心中落地生根。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黃娟認為,做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這篇文章,可以從經濟生態化、生態經濟化、發展生態經濟或綠色經濟三個角度著墨。
經濟生態化就是在發展經濟時算好生態賬,經濟發展必須嚴守資源環境生態三條紅線,不能超越資源環境生態的承受能力。通過深入開展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機制、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等方式,讓資源環境生態紅線成為可持續發展不能逾越的底線。
生態經濟化既包括讓綠水青山切切實實轉變成金山銀山,也包括在生態環境建設時算好經濟賬。經濟建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建設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該花的錢必須花,且要用前瞻性的思維將這筆錢用對、用好。
在實現經濟生態化和生態經濟化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或綠色經濟。通過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工業和綠色服務業,構建綠色產業體系。隨著人民群眾對綠色農產品的需要不斷增長,一個產出高效、資源環境友好型的綠色農業現代化體系正在形成。構建綠色工業,要推動生產和消費方式的綠色革命,打造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綠色旅游、綠色文化、綠色餐飲、綠色住宿等綠色服務業,不僅有助于讓綠色發展的觀念更加深入人心,也能為綠色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
從發展觀到方法論,從生產方式到產業結構,從生活方式到文明習慣,我們正在積極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努力為人類社會和子孫后代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