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1月7日,浙江烏鎮再次拉開互聯網盛會的大幕。以“創造互信共治的數字世界——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五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如約而至,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將再次聚首,共商“網”事。
互聯網是信息化革命的重要載體,也是社會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作為一項具有革命意義的技術發明,互聯網的應用大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催生了政治、經濟、文化、國防等領域的迅速變革以及一系列新問題和新矛盾。對于這些新問題、新矛盾,我們不能消極回避,而應該積極面對、合理解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提出的,它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新國情中的創造性運用,其中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也表現出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辯證智慧。分析和理解其中的辯證思想對于我們學習、貫徹和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推進當代文化事業的長遠發展是具有指導意義的。
尊重民意與輿論引導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如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關鍵要處理好“尊重民意”和“輿論引導”之間的辯證關系。一方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于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這是新形勢下領導干部走群眾路線、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另一方面,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民都是普通群眾,看待問題未必全面準確,因此需要我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了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政府相關部門必須本著為人民負責、為社會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培育積極健康、面向未來、對當下生命充滿熱愛的網絡文化。
營造良好的網絡生態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工作任務,它需要政府部門和廣大民眾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監督,形成同心圓,這樣才會共同建構出天朗氣清的網絡環境。
網絡發展與網絡安全的辯證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網絡技術的發展也是如此,一方面,我們應該大力發展互聯網事業,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和物資流,打通社會經濟發展的“大動脈”,通過網絡平臺推進精準扶貧和電子政務,讓農產品走出鄉村,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充分注意到網絡帶來的安全隱患。當前,我國網絡安全防控能力仍然比較薄弱,難以有效應對國家級別的、有組織的高強度攻擊,我們應當防患于未然。
網絡安全是一個整體性、開放性、相對性的概念,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那樣不僅會背上沉重負擔,甚至可能顧此失彼。這種整體的、相對的安全觀同樣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哲學積極處理矛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辯證智慧。
依法管理與主體責任的辯證統一
在我國有7億多人上網,網絡管理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任務,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黨政管理部門應該充分尊重互聯網企業的主體地位,鼓勵和支持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創新主體、產業主體,鼓勵和支持企業布局前沿技術,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創造和把握更多機會,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管理部門的無所作為,因為市場的自發性是存在弊端的。
自主創新與開放合作的辯證統一
經過20多年發展,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上的網絡大國,不僅網民基數大,而且在國際互聯網市場和技術領域也有不少成就,如在目前世界互聯網企業十強中,中國企業就占了4個席位。但我國與世界上的網絡強國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尤其是在核心技術方面這種差距更為明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方面,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這種一分為二看問題,既立足自主創新又不拒絕任何新技術的開放態度,正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它是我國網絡和信息化事業取得巨大成就的寶貴經驗,也是其長遠發展的必然途徑。
重視資金和重視人才的辯證統一
互聯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因此,網絡核心技術的研發關鍵在人才,建設網絡強國的關鍵也在人才。在改革開放初期,資金稀缺,我國出臺了很多鼓勵引進資本的政策。如今資金問題基本解決,主要矛盾就發生了轉移,即從資金短缺轉向了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端人才短缺的問題。這就需要互聯網和通信領域有關部門抓緊調研,制定出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有效辦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這體現出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哲學智慧。此外,我國既是科技人才資源大國,也是人才流失嚴重的國家,因此,在網絡人才的培養、吸引和運用方面也要有國際視野,要用資金和配套制度構建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方案,以此來提高我國在全球人才資源配置方面的能力,這也體現出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中的整體觀、全局觀和全球化視野。
(作者為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