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伴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地處城鄉結合部的村落陸續被拆遷,很多地區的農民回遷安置社區也相繼建成。崔各莊鄉京旺家園社區作為北京市城鄉一體化試點建設的農民回遷小區,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政府主導推動的回遷安置型社區。在農民回遷安置的整個過程中,鄉黨委、政府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和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在不斷實踐和改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多元治理機制。在此基礎上,通過綜合多種方法加強回遷安置社區的治理與服務工作,推動了社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要發揮領導統籌作用
首先,鄉級黨組織在回遷安置社區治理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重點是建立組織,強化領導。在已成立京旺家園第一社區黨委、第一社區居委會,京旺家園第二社區黨委、第二社區居委會等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針對社區面臨的土儲村與社區對接緩慢,第一社區、第二社區與物業公司、底商管理公司等部門和單位間溝通不暢,社區資源分散,百姓提出的物業維修、社區建設等情況不能及時解決等問題,鄉黨委充分發揮領導統籌作用,授權成立了京旺家園聯合黨委。聯合黨委在拆遷騰退村與社區對接過渡階段,統籌社區內各種社會資源,為社區快速可持續協調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同時,進一步調動轄區各單位黨組織參與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充分發揮區域內所有單位的組織優勢、職能優勢和人才優勢創造條件。
其次,社區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重點是強化服務。社區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回遷安置社區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有效整合轄區資源,積極推動黨組織、黨員發揮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核心作用。社區黨組織統領全體社區干部、黨員和居民代表、黨小組長加入到各項服務隊伍中來;在打破原屬村界的基礎上,分別設立結對幫扶、民生保障、公益之家、聚緣工作站等多個服務組織,實現組織優勢向服務優勢的加快轉化。
強化基層政府公共服務職能
在社區治理過程中,不僅要把居住環境由農村轉向社區,更要把農民由村民轉變為市民。崔各莊鄉政府不斷強化自身公共服務職能,積極打造服務型政府。一方面積極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除了引導和組織社區層面開展專家講座進社區、蔬菜直通車進社區、醫療服務進社區、文化演出進社區等系列便民為民服務活動外,還積極打造“一刻鐘便民服務圈”等,以此來逐步滿足社區居民對于醫療、運動、購物、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努力創新服務形式,通過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解決社區服務缺位等問題。政府通過購買專業機構提供的服務,集中對回遷居民開展長效的市民素質培訓,并通過專業機構的專業方法對社區內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殘疾人進行科學引導和提供高效服務。通過探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模式和方式,不僅有效滿足了社會和居民不斷增長的對于公共服務的現實需求,而且推進了政府自身加快改革和政府職能的加快轉變。
整合社會資源,優化社區治理結構
在回遷安置社區治理的過程中,本著“共建、共榮、共享”的原則,大力發展各類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進行協同管理,引導其積極參與到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中來。目前,在京旺家園社區的治理體系中,一是原拆遷村的基層自治組織利用其之前的影響和作用來參與和支持回遷社區治理,并在社區居民回遷安置的前期和過渡階段提供其在權屬范圍內的輔助治理;二是發動“近鄰社”、“社區青年匯”、“社區慈善超市”等社會組織來配合社區“委居站”的服務工作,拓寬社會服務的渠道;三是電影博物館、國門敬老院等社會單位協調配合社區治理,創新社區社會服務的形式。京旺家園社區的經驗表明,各類社會組織和企事業單位共同為社區有需要的個人、家庭、群體、組織提供服務,成為回遷安置社區治理的重要力量。
引導回遷居民理性參與各類治理活動
崔各莊鄉黨委、政府積極發動回遷居民參與社區治理,重點從以下幾方面提升社區居民的自治積極性和自治能力。一是經常性地開展各類服務活動。向不同層次社區的居民提供不同的服務活動,通過各類活動的開展加深與居民的互動了解,引導廣大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并在活動中發現和培養社區骨干,促進社區的自我組織和自我管理。二是完善自治機制,鼓勵回遷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推行“眾人議事”。社區居委會進一步完善社區民主治理和民主監督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召開相應范圍的居民會議,共同協商議定社區各重大事項,引導和鼓勵社區居民共同參與社區管理、提供公共服務,使居民的知情權、議事權、自我事務決策權得以充分實現。三是充分發動社區有威望的個人和群體的力量。當前,回遷安置型社區居民的家族意識和地緣意識依然存在,吸收他們廣泛參與到社區治理中,通過這些骨干人群的帶動力,將更多的社區居民凝聚在社區治理體系之下。四是挖掘和培養社區志愿者隊伍。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召集有共同興趣愛好和有一技之長的熱心居民組建各類志愿者隊伍,如目前京旺家園社區通過引導和積極培育,已經組建文藝表演、義務巡邏、愛老助殘、環保護綠、法律智囊等9支約800人的社區服務類志愿者隊伍,成為幫扶弱勢群體的有益補充和開展社會公益活動的重要力量。
總之,農民回遷安置社區的治理工作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各方面協調作戰。京旺家園社區在目前的實踐和探索中,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社區治理的不斷深入,如政府角色和職能轉變、社會組織有效開發利用、實現真正的居民自治等問題還需繼續探索和解決。今后,在一個有效的治理體制機制下,各治理主體只有進一步協調配合,充分發揮各自效能,不斷適應社區治理的多元化需求,才能夠妥善解決回遷安置社區的各類治理問題,促進回遷安置社區的持續健康發展。
(本文作者系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黨委書記)
(注:本文作者現就讀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