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目前,中國智庫的發展和創新能力與中國的大國地位還不相稱,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為實現中國夢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持和決策依據已經成為當務之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關鍵問題主要有五個方面。
明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內涵。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指誕生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土壤中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研究機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堅持獨立、客觀、實事求是的研究態度,以政策研究和戰略研究為己任,以服務于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為導向,推進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通過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的各種傳播媒介和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影響公共政策和公眾輿論,構建中國軟實力。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主要分為:官方智庫(比如中國社會科學院)、半官方智庫(比如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大學智庫(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和民間智庫(比如中國金融40人論壇)四種類型。這四種類型的智庫共同構成中國特色的智庫思想市場,并在逐步發展完善中形成一種平等競爭、互為補充的良性市場競爭機制。
逐步培育和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智庫思想市場,推進智庫從計劃經濟時代向市場經濟時代的轉型。對于中國而言,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經濟模式探索與實踐,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適應中國政治、文化環境的經濟發展模式。就智庫思想市場而言,目前我們還處于思想市場的培育期,一方面,我們需要逐步形成和培育具有中國特色的智庫思想市場,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對智庫思想市場的建設與發展做出有效規制。
明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角色定位。第一,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不是政府決策部門,也不是大眾傳媒,而是進行思想創新的政策研究機構,其核心角色和首要功能是以客觀的態度、求真的精神、科學的方法為決策部門提供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和高質量的智力支持。第二,在政府、公眾和政策研究界之間搭建公共政策探討的平臺,搭建知識與權力的橋梁,加強政府官員、公眾、政策研究學者之間的觀點溝通與交流,為公眾參與公共政策制定提供更多渠道。第三,推動公共外交,構建價值觀傳播網絡,提升中國軟實力。智庫外交作為多軌公共外交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整個公共外交體系的智力和信息中樞,是多軌外交行動主體的“輿論領袖”,是國內與國際交流的一個平臺,在雙邊和多邊外交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第四,進行政策教育,引導公眾輿論。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教育功能包括對社會精英和大眾兩方面的教育,而且其受眾不僅限于本國,也要面向國際。通過出版書籍、報告,在媒體上發表見解、文章,解讀國內、國際問題和公共政策,舉行各種公開的會議,潛在地培養公眾的政治參與熱情和對公共政策的了解,客觀上承擔了政策教育和政治社會化的功能。另外,通過組織各種針對政府管理人員的培訓項目對精英人員進行政策教育。
大學智庫要成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改革與發展的發動機,推進大學智庫建設,將成為中國智庫發展的一大機遇。一個國家智庫思想市場的形成和繁榮很難在短期內一蹴而就,在當前中國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社會大環境下,大學智庫最具備成長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必要條件。在現有中國智庫中,首先重點扶持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大學智庫,讓這批智庫在政策、資金和人才上都“先富起來”,以此帶動中國智庫產業的整體發展。近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紛紛成立了以大學智庫建設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機構。但是,大學智庫由于缺乏相對穩定與科學的現代智庫組織架構與管理機制,目前在政策制定領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其優勢,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步伐與速度。中國大學智庫要以服務決策為導向,以提升思想創新能力為核心,加快智庫平臺建設和運行機制改革,加強多元化智庫人才隊伍建設,真正成為中國新型智庫建設的發動機。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堅持以研究為主,影響力傳播為輔,避免走向過度商業化。智庫作為一個國家思想創新的動力和源頭,它提供的是思想產品,它的核心競爭力是思想創新能力,智庫的影響力必須建立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創新能力基礎之上。2009年至今,中國智庫經歷了高速發展的四年,一批以建設新型智庫為導向、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為目標的研究機構迅速成立。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智庫在運行機制和研究團隊建設尚未完善,還未有高質量思想產品的情況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影響力的拓展,長此以往,中國智庫的影響力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從歐美智庫的發展經驗來看,在發展初期,智庫的影響力并不為公眾和媒體所感知,因為當時的智庫專注于政策研究,并未重視影響力拓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智庫數量的快速增多和思想市場的競爭增強,促使智庫借助公關手段大力營銷思想產品。一方面這有利于智庫的影響力拓展;另一方面,過度的商業化影響到了智庫研究的獨立性和質量。對媒體曝光度的追求使得智庫學者們花費過多精力在政策評論而不是政策研究,智庫更多關注當前事件和熱點問題而不是前瞻性地預測與分析。近年來,這種過度商業化的趨勢在歐美智庫中愈演愈烈,已經成為歐美智庫亟需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對于中國智庫的發展而言,目前我們處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探索階段,中國特色的智庫思想市場還處于培育期,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打好基礎,做好研究,真正做到了思想創新,才能進一步發展到影響力拓展,并且要平衡好思想創新與影響力拓展之間的關系,避免走向過度商業化的道路。
在世界各國的智庫發展道路上,每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都對其智庫發展模式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而這些智庫又對國家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智庫的發展將會在借鑒世界各國智庫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中國實際,逐步探索,形成服務于國家繁榮和民族進步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所帶來的創新收益,必將使中國以知識為動力的發展更具可持續性,成為全球創造力與創新的源泉。
![](http://img.rmlt.com.cn/templates/rmlt2013/img/rmlt_logo.jpg)